初中生物总复习 第 5 页 共 16 页
13. 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维生素C溶液越浓,用量就越少。
14. 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被分
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
15.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16.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齿的切割和咀嚼和舌的
搅拌促进了消化。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口腔初步消化淀粉。咽和食道是食物的通路。
17. 胃可以蠕动、搅拌,初步消化蛋白质。胃腺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蛋白酶。肝脏是最大的消
化腺,分泌胆汁,不含酶。胆汁可以乳化脂肪,形成脂肪颗粒,扩大与酶的接触面积,促进对脂肪的消化。
18. 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适于这一特点的特点有
小肠长,便于充分吸收、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曾加了吸收的面积、绒毛壁只有一层细胞,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绒毛内有毛细血管便于物质进入血液。
19.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无需消化,可直接吸收。淀粉被分解成葡
萄糖吸收,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吸收,脂肪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吸收。
20.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道由鼻、咽、
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这些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呼吸道有由
骨或软骨作支架的结构保证气流通畅,鼻毛、表面黏液与气管壁上的纤毛黏液也有一定功能。呼吸道有保证气流通畅、清洁(鼻毛阻挡,黏液粘住灰尘)、湿润(气管、鼻内部黏液)和温暖(鼻腔毛细血管预热冷空气,体温恒定)的作用。
21. 肺的作用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22. 吸气 呼气 肋间肌肉 收缩 舒张 肋骨 向上向外 向下向里 胸廓 扩大 缩小 膈肌 收缩 舒张 膈顶部 向下 向上 肺 扩张 缩小 肺气压 减小 扩大 气体 进入 排出 23. 肺的作用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24. 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有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有一层上皮
细胞构成。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氧最后在细胞中的线粒体中被利用。
(氧气多,二氧化碳少) 氧
肺泡
二氧化碳
(氧气少,二氧化碳多)
血液
二氧化碳
氧
组织细胞(线粒体)
25. 常见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工业生产的排放、车辆船舶尾气、秸秆焚烧和地面扬尘。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26. 血液加入抗凝剂会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为血浆,下层红色的为血细胞,两层交界处的薄的
白色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27.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
物
28.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
蛋白
29.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30. 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都低于正常值就会患贫血
31.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作用是吞噬细菌、防御保护。白细胞增多会患急性炎症
32. 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它是凝血物质,作用是止血、加速凝血。血小板凝集会在血管
5
初中生物总复习 第 6 页 共 16 页
内出现凝血块,形成血栓。
33. 动脉在身体深层,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份去的血管,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动脉不断分支形
成毛细血管。
34.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不断汇合形成静脉
35. 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具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
流,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36. 心脏的功能是输送血液的泵。上下腔静脉连接右心房,肺静脉连接左心房,主动脉连接左心室,肺动脉连接右心室。
心室壁厚,心房壁薄,左心室壁厚,右心室壁薄。房室瓣只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朝向动脉开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
37.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经历物质交换
38. 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经历气体交换。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了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两个循环同时进行)。 39. 血压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心率指单位时间内心脏跳动的次数 40. 41. 心房 心室 房室瓣 动脉瓣 血流情况
前期 收缩 舒张 打开 关闭 血液压入心室
中期 舒张 收缩 关闭 打开 心室血液进入动脉,全身各处血液进入心房
后期 舒张 舒张 打开 关闭 血液压入心脏
42.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ABO血型是指A
型、B型、O型和AB型这四种血型。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同型输血为前提,紧急情况可用异型输血,但数量要少速度要慢。
O
O
A
A
B
B AB AB
6
初中生物总复习 第 7 页 共 16 页
43 .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
做排遗
44.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尿道(排除尿液)组成。肾位于腹腔后
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
45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过滤作用
46。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
47。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
48。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除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49 眼 球 50 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外膜 巩膜:白色、坚固,保护眼球内部结构 虹膜:有色素,中央是管线的通道,瞳孔 眼球壁 中膜 睫状体 脉络膜:血管丰富,有色素、营养细胞,遮光,内部形成暗室 内膜 视网膜: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感受光的刺激 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可以折射光线 内容物 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折射光线 房水:营养,折射光线 看清近处物体 看清远处物体 睫状体 收缩 舒张 晶状体 变厚 变薄 悬韧带 放松 拉紧 7
初中生物总复习 第 8 页 共 16 页
51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瞳孔的主要作用是遇到强光时缩小,保护视网膜免收强光刺激;遇到弱光时扩大,是眼球内部光线充足。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所成的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即形成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52。为了预防近视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读写姿势要正确,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53 听觉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震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中对声波敏感的感觉
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耳郭:收集声波
外耳
外耳道:传递声波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中耳 听小骨:传递震动,扩音 耳
鼓室:维持气压平衡,内有听小骨 半规管 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维持身体平衡 内耳 前庭
耳蜗:有对声波敏感的细胞,感受声波的刺激
54鼻腔上端的黏膜有许多对气味敏感的细胞;舌的上表面和两侧有对味道
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酸、甜、苦、咸;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
55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56大脑是人体最高指挥中心,具有神经中枢;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
身体平衡;脑干具有生命中枢;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并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 57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 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
58神经系统。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细胞生有许多突起,长的突起外表 59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
皮肤 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
感受器:感受外界的刺激,位于 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感觉器官 60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神经冲动 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
传入神经 应就叫反射
6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草履虫没有反射,
有应激性,原因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
反射弧 神经中枢:存在于脊髓灰质 传到大脑 62人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不需要经过大脑进行的
反射是简单反射,这是人基本生存所必需的。 神经冲动 63后天形成的神经中枢经过大脑进行的反射是复杂
传出神经 反射
神经末梢支配的肌肉 64,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复杂反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效应器 8 神经末梢支配的腺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