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5届江淮十校高三4月联考
理科综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N 14,0 16, Na 23 ,P 31,S 32,Cl 35.5,Fe 56,Ba 137
第1卷(选择题共1 20分)
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除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B.利用伞藻做验证细胞核功能的实验中,不需要做伞藻核移植实验 C.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结构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D.核膜上的核孔是某些大分子出入的通道,既有数量上的变化又有一定的选择性 2.为研究甲地某植物能否移植到乙地生长,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 测定该植物细胞液浓度的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 浓度/mol·L 质壁分离状况 -10. 10 不分离 0. 15 刚分离 0.2 分离显著 0. 25 分离显著 他们又测定了乙地土壤溶液浓度,发现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适合该植 物生长,则乙地土壤溶液浓度最可能是 ( )
A.≥0.1 5 mol/L B.≤0.1 5 mol/L
C.< 0.15 moL/L D.0.10mol/L<土壤溶液浓度< 0.25 moL/L
3.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 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据图分析,不正确的叙述有 ( )
A.I过程中RNA聚合酶必须与DNA分子结合才能起作用 B.II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但不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与邻近基因或抑癌基因相比,杂交分子中特有的碱基对是A-U D.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II过程失去模板,抑癌基因沉默 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体液免疫
B.HIV病毒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C.含有抗原的靶细胞被效应T细胞作用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D.结核杆菌侵入机体不会引起细胞免疫
5.为了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某课题组选取了甲、乙、丙、丁、戊五种矮生豌豆突变体(它们的生长速率依次递增)。实验中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分别
喷施到五种突变体幼苗上,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不正确的叙述是 (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生长速率的突变体和喷施的不同试剂种类 B.对照组的结果不能说明该组的矮生豌豆幼苗没有生长现象 C.体外喷施生长素溶液能明显促进矮生豌豆的生长 D.赤霉素的作用效应与突变体的生长速率成反比 6.以下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生于体细胞中的突变以及三倍体西瓜的无籽性状都是可以遗传的 B.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均不会引起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体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均有可能发生
7.我国京津冀地区部分城市常出现雾霾,其主要成分为细颗粒、SO2和NxOy小重金属离子及芳香烃等,对环境危害极大,对其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金属离子Ag+、Cu2+、K+均可导致蛋白质变性 B.S02和NxOy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也都是酸性氧化物 C.部分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可能会形成丁达尔现象 D.苯和苯的衍生物都是芳香烃
8.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石蕊变红色的溶液:Na.Mg Cl、SO
+
2+
—
2-
4
B.能溶解氧化铝粉末的溶液中:K+、N0-3、Cl-、NH4+ C.滴加苯酚溶液显紫色的溶液:NH4,K+、Cl-、H2S
D. 由水电离出的c ( H+)=10-12mol.L-1的溶液:Na+、K+、.NO3-、C6H5O— 9.NA表示阿伙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7g氨气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B.1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C.常温常压下,22.4 L C02分子中含有2NA个σ键和2NA个1π键 D.1 L 0.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0.01NA个CO2- 10.下列各装置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A.用装置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制取无水MgCl2 D.用装置丁制取乙烯 1 1.将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
应:X(g)+2Y(g)-32(g)+Q(s) △H>O,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 A.当容器中X与Y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满足1:2时,反应达到平衡 B.达到平衡后,反应速率3v正(Y) =2v逆(z)
C.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常数K值为1/16 D.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
1 2.常温下,向100 mL 0.0l mol.LHCl的溶液p 中逐滴加入0. 02 mol.L-lMOH溶液的过程中,其pH变化如图所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MOH为一元强碱
B.N点水的电离程度小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 C.在K点,c(M+)>c(Cl-)>c(OH-)>c(H+)
D.K点对应的溶液中,有c( MOH) +c( M+)=0.02 mol.L-1 13.下列叙述和推论都正确的是叙述
-l
1 4.如图所示,真空中两点电荷+q和-q以相同的速度w在水平面内顺时针转动O点离+q较近,试判断O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 ( )
A.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C.为O D.无法确定
1 5.如图所示,木块A静止在斜面体B上。设木块受到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为N,摩擦力大小为f。当斜面体水平向左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时, 若木块A相对于斜面体B始终保持静止,则 ( ) A.N增大, f增大 B.N不变,f增大 C.N减小f先增大后减小 D.N增大f先减小后增大
16.太阳系中某行星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o,周期为TO。但天文学家在长期观测中发现,其实际运行的轨道总是存在一些偏离,且周期性地每隔t0时间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行星仍然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 天文学家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行星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行星。假设两行星的运行轨道在同一平面内,且绕行方向相同,则这颗未知行星运行轨道的半径尺和周期T是(认为未知行星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 ( )
17.有一长为L,质量均匀分布的长铁链,其总质量为M,下端位于斜面船的B端,斜面长为3L,其中AC段、CD段、DB段长均为L,CD段与铁链的动摩擦因数 ,其余部分均可视为光滑,现用轻绳把铁链沿斜面全部拉到水平面上,人至少要做的功为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