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习题解答
函数(10)L(A,B,C,D)?BC?AD?ACB?ACD的最简单“与或式”为
L(A,B,C,D)?A?D。 CD 00 01 11 10 CD AB 00 01 11 10 AB 00 0 0 1 0 00 1 1 1 1 01 0 1 1 0 01 1 1 1 1 11 0 1 0 0 11 1 1 1 1 10 0 1 1 1
10 1 1 0 1 图2.21(7)习题2.21(7)
图2.21(8)习题2.21(8)逻辑函数卡诺图
逻辑函数卡诺图 CD CD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AB AB
00 1 1 1 1 00 1 1 1 1
01 1 0 1 1 01 1 1 1 1
11 1 0 1 1 11 1 0 0 1
10 1 1 1 1 10 1 0 0 1
图2.21(9)习题2.21(9) 图2.21(10)习题2.21(10)
逻辑函数卡诺图 逻辑函数卡诺图
题2.22 将下述逻辑函数化简为最“简与或式”,并用最少的“或非门”表示该函数。 (1)L(A,B,C,D)??m(0,1,5,6,7,11,13,14),
(2)L(A,B,C,D)??m(0,1,3,7,14)??d(2,4,5,6,15),
(3)L(A,B,C,D)??N(0,1,3,7,11,13,14),
(4)L(A,B,C,D)??N(0,1,3,7,14)?D(2,4,5,6,15)。 解:表示各个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如图2.22(1)、(2)、(5)、(6)所示。 CD CD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AB AB 00 1 1 1 x 00 1 1 0 0
01 x x 1 x 01 0 1 1 1
11 0 0 x 1 11 0 1 0 1
10 0 0 0 0 10 0 0 1 0
图2.22(2)习题2.22(2) 图2.22(1)习题2.22(1)逻辑函数卡诺图 逻辑函数卡诺图
A A B C 1 B 1 1 C 1 D 1 ≥1 ≥1 ≥1 ≥1 ≥1 ≥1 ≥1 ≥1 L≥1 F 图2.22(4)题2.22(2)小 L 题的逻辑电路图 图2.22(3)题2.22(1)小题的逻辑电路图 函数(1)L(A,B,C,D)??m(0,1,5,6,7,11,13,14)的最简单“与或式”为 L(A,B,C,D)?ABC?BCD?ABC?BCD?ABCD
用卡诺图中的等于0的编号方格合并相邻项,可以得到函数的最简“或与式”为 L(A,B,C,D)?(B?C?D)(A?B?C)(A?B?C)(B?C?D)(A?B?C?D)
?(B?C?D)?(A?B?C)?(A?B?C)?(B?C?D)?(A?B?C?D)。根据这一逻辑表达式,用最少的“或非门”表示逻辑函数(1)的逻辑符号图如图2.22(3)所示。
函数(2)L(A,B,C,D)??m(0,1,3,7,14)??d(2,4,5,6,15)的最简单“与或式”为 L(A,B,C,D)?A?BC
用卡诺图中的等于0的编号方格合并相邻项,可以得到函数的最简“或与式”为
17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习题解答
L?(A?C)(A?B)?A?C?A?B,根据这一逻辑表达式,用最少的“或非门”逻辑符号图
表示逻辑函数(2)如图2.22(4)所示。 CD CD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AB AB 00 0 0 0 1 00 0 0 0 x
01 1 1 0 1 01 x x 0 x
11 1 0 1 0 11 1 1 x 0
10 1 1 0 1 10 1 1 1 1
图2.22(5)习题2.22(3) 图2.22(6)习题2.22(4)
逻辑函数卡诺图 逻辑函数卡诺图
函数(3)L(A,B,C,D)??N(0,1,3,7,11,13,14)的最简单“或非式”为(反演合并后的最简“或与式”)L(A,B,C,D)?A?B?C?B?C?D?A?B?C?D?A?B?C?D?A?C?D;根据这一逻辑表达式,用最少的“或非门”逻辑符号图表示逻辑函数(3)如图2.22(7)所示。 使用卡诺图中填入1的方格合并相邻项,可以得到函数(3)的最简“与非式”为: L(A,B,C,D)?BCD?ABC?ABC?ACD?ABC?DABD
函数(4)L(A,B,C,D)??N(0,1,3,7,14)?D(2,4,5,6,15)的最简单“或非式”为 L(A,B,C,D)?A?B?C(反演合并后的最简“或与式”);根据这一逻辑表达式,用最少的“或非门”逻辑符号图表示逻辑函数(4)如图2.22(8)所示。
使用卡诺图中填入1的方格合并相邻项,可以得到函数(4)的最简“与非式”为: L(A,B,C,D)?AC?AB。
注意:函数用“最大项”表示时,函数所包含的最大项方格序号填入0,反之填入1,利用相邻项性质合并相邻各项时,取用为0的相邻项,写出“或与式”时,注意变量取值为0的,用原变量表示,变量取值为1的,用反变量表示。 A 1 B C B 1 1 A 1
C 1 ≥1 ≥1 D 1
≥1 ≥1 ≥1 ≥1 ≥1 ≥1 L F 图2.22(8)题2.22(4)小 ≥1 题的逻辑电路图
L
图2.22(7)题2.22(3)小题的逻辑电路图
题2.23 将下述逻辑函数化简为最简单“或与式”。 (1)L(A,B,C,D)??m(0,2,3,7,8,14)??d(4,5,6,15),
(2)L(A,B,C,D)??m(0,2,8,10,14)??d(5,6,15),
(3)L(A,B,C,D)??N(1,3,5,7,11,13,14,15),
(4)L(A,B,C,D)??N(0,1,3,7,14)?D(2,4,5,6,15)。 解:表示各个函数的“卡诺图”如图2.23(1)、(2)、(3)、(4)所示,利用相邻项的性质,合并相邻项,注意合并“或与式”时,应选用为0的项合并,并且要注意变量的取值为0的用原变量表示,变量取值为1时,用反变量表示,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函数(1)L(A,B,C,D)??m(0,2,3,7,8,14)??d(4,5,6,15)的最简单“或与式”为 L(A,B,C,D)?(B?C)(C?D)(A?B?C)
函数(2)L(A,B,C,D)??m(0,2,8,10,14)??d(5,6,15)的最简单“或与式”为 L(A,B,C,D)?(A?B)(B?C)D
函数(3)L(A,B,C,D)??N(1,3,5,7,11,13,14,15)的最简单“或与式”为
18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习题解答
L(A,B,C,D)?(A?D)(B?D)(A?B?C)(C?D)
函数(4)L(A,B,C,D)??N(0,1,3,7,14)?D(2,4,5,6,15)的最简单“或与式”为
L(A,B,C,D)?A(B?C)
CD CD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AB AB
00 1 0 1 1 00 1 0 0 1
01 x x 1 x 01 0 x 0 x
11 0 0 x 1 11 0 0 x 1
10 1 0 0 0 10 1 0 0 1
图2.23(1)习题2.23(1) 图2.23(2)习题2.23(2)
逻辑函数卡诺图 逻辑函数卡诺图
CD CD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AB AB 00 1 0 0 1 00 0 0 0 x 01 1 0 0 1 01 x x 0 x 11 1 0 0 0 11 1 1 x 0 10 1 1 0 1 10 1 1 1 1 图2.23(3)习题2.23(3) 图2.23(4)习题2.23(4) 逻辑函数卡诺图 逻辑函数卡诺图
题2.24 将下述逻辑函数化简为最简“与或式”并用最少的与非门逻辑符号表示之。 (1)L(A,B,C,D,E)??m(0,2,8,10,14,15,16,17,20,21,25,26.28,30)??d(5,6,15),
(2)L(A,B,C,D,E)??m(0,1,8,10,12,14,18,19,28,30)??d(5,6,15,25,29)。 CDE 000 001 011 010 110 111 101 100 AB 解:表示各个函数
00 1 0 0 1 x 0 x 0 的“卡诺图”如图
01 1 0 0 1 1 x 0 0 2.24(1)、(3)所示。
11 0 1 0 1 1 0 0 1
10 1 1 0 0 0 0 1 1 图2.24(1)习题2.24(1)逻辑函数卡诺图 A B 1 1
C 1
D 1 E 1 & & & & & & &
&
L 图2.24(2)题2.24F (1)小题的逻辑电路图
函数(1)L(A,B,C,D,E)??m(0,2,8,10,14,15,16,17,20,21,25,26.28,30)??d(5,6,15)的最简单“与或式”为:
L(A,B,C,D)?ABCD?ACDE?ACDE?ADE?BDE?ABCD?ACDE。 利用反演定律L(A,B,C,D)?ABCD?ACDE?ACDE?ADE?BDE?ABCD?ACDE,根据这一逻辑表达式,可以用最少的“与非门”逻辑符号图表示逻辑函数(1)如图2.24(2)所示。
函数(2)L(A,B,C,D,E)??m(0,1,8,10,12,14,18,19,28,30)??d(5,6,15,25,29)的最简单“与或式”为L(A,B,C,D)?ABCD?ACDE?ABDE?BCDE?BCDE?ABCD。
19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习题解答
CDE 000 001 011 010 AB 00 01 11 10 1 1 0 0 1 0 x 0 0 0 0 1 0 1 0 1 110 x 1 1 0 111 0 x 0 0 101 x 0 x 0 100 0 1 1 0 图2.24(3)习题2.24(3)逻辑函数卡诺图
利用反演定律L(A,B,C,D)?ABCD?ACDE?ABDE?BCDE?BCDE?ABCD,根据这一逻辑表达式,可以用最少的“与非门”逻辑符号图表示逻辑函数(2)如图2.24(3)所示。
A 1 B 1
C 1
D 1
E 1
& & & & & &
&
L
图2.24(4)题2.24(2)小题的逻辑电路图 F
注意:对于五、六变量卡诺图,相邻关系必须具有中心轴对称位置时,才具有相邻项可合并的特点。
题2.25逻辑函数L(A,B,C,D)= ABD?AB?AB?AC?CD。使用“卡诺图”查找出: (1)该逻辑函数的最大项表达式, (2)该逻辑函数的最小项表达式, (3)该逻辑函数反函数的最简单“与或式”,(4)该逻辑函数反函数的最简单“或与式”。 解:表示最小项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如图2.25所
CD 示。根据表示最小项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形式 00 01 11 10 AB 和表示最大项逻辑函数“卡诺图”形式具有相反的 00 0 0 0 1 01 1 1 1 1 关系,可得到:
11 1 1 0 1 函数(1)L(A,B,C,D)= ABD?AB?AB?AC?CD
10 1 1 1 1 的最大项表达式为(卡诺图中为0的方格编号):
图2.25 习题2.25逻辑函数
L(A,B,C,D)??N(0,1,3,15) 。
卡诺图
(2)最小项的表达式为(卡诺图中为1的方格编号): L(A,B,C,D)??m(2,4,5,6,7,8,9,10,11,12,13,15)。 (3) 该逻辑函数反函数的最简单“与或式”选用图2.25中为1的各项进行相邻项合并,结果为:L(A,B,C,D)?AB?AB?AC?CD。
(4) 该逻辑函数反函数的最简单“或与式”选用图2.25中为0的各项进行相邻项合并,结果为:L(A,B,C,D)?(A?B?C)(A?B?D)(A?B?C?D)。
注意:函数表达式L(A,B,C,D)?AB?AB?AC?CD与函数表达式
L(A,B,C,D)?(A?B?C)(A?B?D)(A?B?C?D)两者是同一个函数的两种不同表
示形式,所以可以证明两者相等,方法是将(A?B?C)(A?B?D)(A?B?C?D)展开,结果等于AB?AB?AC?CD, 这一结果也可以更进一步说明同一个逻辑函数的“与或式”和“或与式”的基本关系。
题2.26化简下述逻辑函数(不限方法)。
(1)L?ABD?AB?BD?AC?CA, (2)L?ABD?AB?BD?AC?CA,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