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足量Zn、Fe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水
C.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足量的锌粉和铁粉,等质量的金属与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多,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氢气相等,故正确;
B、稀盐酸显酸性,pH值小于7,无论如何稀释都不会等于或大于7,故错误;
C、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固体质量不为零,故错误;
+2+D、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Zn+2H=Zn+H2?,可知硫酸根离子在
反应前后个数没有变化,故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看图象的要领,即看图象一般看图象的起点、终点、转折点、走势。 2.常温下,有反应:M+N→盐+水,其中M、N的类别不可能是 A.酸、碱 B.单质、氧化物 C.氧化物、酸 D.氧化物、碱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酸和碱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
B、非金属单质氢气、碳具有还原性,虽然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但不可能生成盐和水,错误; C、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
D、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故选B。 3.从下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B.乙实验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丙实验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D.丁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甲实验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正确; B. 乙实验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错误;
D.下面的蜡烛先灭,上面的蜡烛后灭,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正确。故选C。
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常见离子的检验和物质鉴别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加熟石灰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不能,可以鉴别,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B、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灼烧产生烧纸的气味,抽丝灼烧,闻气味可以鉴别,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C、碳酸钠能与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D、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除去氯化钙固体中的碳酸钙,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 【点睛】
除杂质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5.下列物质由分子组成的是
A.铁 B.氯化钠 C.水 D.硝酸钾 【答案】C
【解析】A、铁是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D、硝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
6.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米饭馒头 C.凉拌黄瓜 【答案】B
B.红烧鲤鱼 D.红薯粉条
实验目的 鉴别尿素和氯化铵 区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除去氯化钙固体中的碳酸钙 B.B
C.C
实验方案 取样后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抽丝灼烧,闻气味 加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