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18题大阅读拓展题示例三则2011117
这句话写出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文中作者学琴,越是刻意追求放松的状态,那种感觉反倒时时溜走,创作亦然。所以,很多事应该追求自然,不可刻意为之。在生活中,过度的关注反会使自己落得邯郸学步的下场,无心插柳反而往往给人惊喜。在体育比赛中过度的渴望,胜利常常化为泪水,用人单位也大多反感面试中的刻意雕琢的回答。这一点与放松和力度的道理不谋而合。我认为,在人生的旅途中,过分追求结果反而失去结果本身的意义,汲汲于某种追求反不如随性自然的生活,像作者所说那样放松、平和,或许才会得心应手的演奏好生活的乐章。(9—10 分)
1.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作者在文中写自己学琴,越是追求放松,越是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我们应该如文中所说做一条鱼,游入水中,便拥有了大海。生活中做事也应如此,太刻意,太急于求成,反而会忽略很多细节而失败;而放松后,心态平和,做事自然,可能会冷静,更容易成功。就像做题,思路阻塞却还苦苦思索,往往徒劳无功,不如出去放松一下,或许
2.
回来后就能活了思路,有助于解决问题,最后得到答案。其实写文章、学弹琴等等都是如此,所以,我认为不要刻意追求,放松得去做事很重要。(6—7分)
3.作者在拉大提琴时追求的是通过力度来发出真正大提琴的声音。可正是刻意追求,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如何发声,使自己的身体不自觉地紧张起来,结果自然是发不出大提琴的声音。曾经是中国驰名品牌的“三鹿”奶粉,如今却成为一个略带辱骂成分的词语,正是因为它刻意追求利益的结果,它没有放松自己,没有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产品质量上,而是放在节约成本上。后果自己是被自己的力度打得翻不了身,如果它能像放松的拉琴一样,也许它自然而然的就会成功。(3—4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