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探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1 22:42: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探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也面临着模式、成本、利益、法制等诸多实际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对校企组合新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健全其管理职能。文章主要是对当前我国校企组合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校内生产 实训基地 校企组合新模式 策略

[作者简介]张兵(1981- ),男,山西运城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史和职业教育;李良进(1976- ),男,江西泰和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青年社会学及职业教育。(广东 深圳 518055)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改革推进计划项目“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粤教高[2007]162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71-02

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之一是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尽管国内高职院校拥有的校内实训基地数量不少,但真正符合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求的依然凤毛麟角。其中,有许多深层问题值得分析研究,以便全面审视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因此,贯

彻工学结合的理念,加强实践性教学,促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对于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创新人才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校企组合新模式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定位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为高职院校内部的实践教学单位,是一个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服务的”服务型”组织,更是一个“资源依赖型”组织。基于校企组合新模式的实训基地,首先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按照工学结合的思想为指导,以生产过程作为教学实践环节,实现实训基地的功能转变:由功能配置型转变为资源配置型。新模式下的生产性实训,打破以前预设的实训教学目标,按照生产过程的需求,按照生产者(学生)的素质和要求,以生产性的任务为目的,进行资源的配置和生产过程的开设,突出实训基地对生产过程的满足,对生产任务的满足。这是新模式下实训基地建设的最终功能指向。

二、校企组合新模式的内涵

如何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合理地贯彻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完成企业的利益需求,在效率和教育的公平之间找到平衡,在保证完成企业任务的同时,更好地让学生明白现代企业的生产流程、生产规范、企业文化,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链接,需要有一种新的模式统筹和规划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这需要对生产性实训的内涵作一个界定。

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三点:第一,实训基地建设的本质在于学校基于教育理念的转化,主动的变革的过程。改革的主体在学校,这说明在教育改革的第一线需要发挥老师的积极作用,对于与企业的合作方式和合作内容,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革新,对于不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理念的东西进行大胆的革新,对于与企业的合作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第二,学校应发挥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学校的优势,定位于为企业提高效率服务。这需要校企双方在进行合作时,选择好生产性的项目,把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和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结合起来。学校不是企业的入职培训机构。学校只有找到了和企业合作的共同利益兴奋点,双方的合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第三,生产性实训和其他实训的本质区别在于,实训的结果是实在的生产性的成果,而非消耗性的实训;不是建立一个虚假、模拟的环境,而是以真实项目驱动的实训过程。

三、校企组合新模式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 1.投资主体多元性。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寻求不同主体的投资和支持,积极与政府、企业或者社会合作,扩大资金投资的来源,把握双方利益的结合点,积极利用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大力支持的方针,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利用自身的优势,争取企业的合资或合作以及社会的捐资助学,扩大基地的投资力度,提高技术和生产水平,推动基地的建设。

2.实训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相统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与

企业紧密型合作,依托实训教学设备,把企业的设计任务和生产任务直接引入课堂,把工作任务和教学任务融为一体,实现学生作业到企业产品直至商品的转化,使生产性实训逐步达到实训教学总时数的80%以上。例如,在教学活动中,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分别由企业下达专题设计任务,让学生根据行业真题真做。学生的作业得到公司的认可后,直接交付公司进入生产环节,并把企业采用的情况作为学生相关课程学习成绩的主要评价依据。

3.教学内容与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统一。依据企业对岗位的要求,本着 “实用、够用、能用”的原则,调整核心课程的内容,以达到岗位核心能力的具体要求。教学内容与岗位核心能力的直通特点就是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包括校企共同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决定专业开发与建设、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实施教学以及共建实训基地,实现课堂与生产场所一体化、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等。近年来,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双方签订培养协议,共同修订教学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共同构建“双师型”师资,共同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专业知识学习的辅导,并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就业基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兼顾各方效益。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要优先考虑企业、社会的需求,按照“效益优先、风险分担、优势互补、各取所需”的原则,找到双方合作的利益结合点,吸引企业投资,提供机器设备,提供订单、技术管理人员或者原材料等,基地根据企业需求,生产产品、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2jdn7q2hr75cln2zb8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