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8)第二单元综合 Word版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18:42: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C项,“实景和虚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表述有误,原文第④段说的是“写实与写虚的对立并不是僵化凝固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选项偷换了概念。

2.本题考査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项.根据原文内容可知,文章是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的,第②段提出景情割裂的问题.第③段提出”无景之景”“神遇”的新解.第④段论述“虚”的感染力的来源。如果不能证明“虚”是有感染力的,是有存在价值的,那么第⑤段论述的“怎么避免由虚而假”这个问题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故第④段不应放到最后 3.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D项,“只能留给后人去解释了”错,由原文第④段第2句“早在明朝 ”可知.这个问题早在明朝就有人论述了.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A; 3.①互联网时代信息量大,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 使人产生焦虑感,会给人带来学习的意愿。②周期短、获利高的知识付费对于内容生产者的吸引力更大,保证了知识付费的内容来源,推动了知识付费的发展。

解析:1.“关键在于消费者自身建设不足”错。文中有 “在知识供给方面,提供的内容或方法不对路”的信息,这说明服务商也存在问题

2.B.“狭义的知识付费”不包括线下售卖加工过的知识信息产品和服务。C.虽然图表显示人们对文字类知识付费产品的未来使用倾向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使用频率,不能说“兴趣不高”。 D.概括不全面。材料认为知识付费的发展方向有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产品业要大力发展,二是知识服务对知识产品的推动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①执着。余五不事营生,痴迷戏曲,他天生不喜欢做生意,尤其喜欢听戏.在各地戏园子游刃有余,颇受人尊敬。

②仗义。余五惜才爱才,仗义疏财。他爱惜花旦少年的戏曲才华,花重金为花旦少年赎身并为其寻访名师。

③乐观。余五乐而忘忧,心怀坦荡。他晚年虽孤苦无依,但仍然以听戏自娱自乐,悟出苦中作乐的真谛。 3.示例一:赞同。

①对父母缺乏责任感。余五从小自私角利,只顾自己的喜爱,缺乏一种为人子的责任感。

②对自己缺乏责任感。余五大半辈子不事产业,也无心商海仕途,无心娶妻生子,为了自己的个人喜好大肆挥霍家中积蓄,致使自己一辈子一亊无成。

示例二:不赞同:余五看似自私,没有责任感,其实其责任感另有体现,如对戏剧,对演员。他看似任性.放荡.实則执着于戏剧,执着于自己心爱的事业;所谓的苦中悟乐,也是痴迷于戏剧艺术的无奈之情的曲折表达。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余五晚年悲剧命运”这一说法有误,在常人看来是如此,但在余五看来,却未必是悲剧命运。B项,“只要是被他捧过的戏子,无论个人条件如何.最终没有不红的”以偏概全,过于绝对。C项,“这把其父气得吐血”和“这一细节暗示了余五的父亲是被气死的”无中生有.文中说的是“差点把家里的老爷子气得吐血”,而且余五父亲的死因文中并未交代

2.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作答时.可结合与余五有关的情节进行分析,再分条概括。从情节“不事营生.痴迷戏曲” 可得出余五的执着特点。从情节“他爱情花旦少年的戏曲才华.花重金为花旦少年赎身并为其寻访名师”可得出余五的仗义特点。从情节“他晚年虽孤苦无依,但仍然以听戏自娱”可得出余五的乐观特点,

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作答时,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和对題干的把握。如赞同.可从对父母、对自己的责任感考虑,结合余五无心商海仕途,只醉心戏曲等情节作答。如不赞同,可从对戏曲和演员的责任感考虑.结合余五捧红演员、栽培有天赋的演员等情节作答。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现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D; 3.C; 4.①罗洪先侍奉双亲很孝顺。父亲每次接待客人,罗洪先都穿上礼服给客人斟酒、拂扫坐席、端授茶几,非常恭敬。

②唐顺之应召入朝,想引他出山,严嵩因是同乡缘故,打算假托治理边疆的人才起用(他),(他)都极力推辞。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这段话是说“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上疏请求来年朝贺正旦日后,皇太子出宫临文华殿,接受群臣朝贺”,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来岁”“皇太子”“文华殿”等,然后依据句意

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司谏”是“唐顺之”的官职,“校书”是“赵时春”的官职,人名和官职之间不能断开,这就可以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中,D项,“‘除三人名’中的‘除’等,都是表示授予官职的意思”错误,依据语境可知,“‘除三人名”中“除”为“去掉”的意思。故选D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本题中,C项,“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因而得到了数十石粟米”错误,从文中来看,粮食是友人拿出来救济用的,并非对于他提出建议的奖赏。故选C项。 4.参考译文:

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亲罗循,是进士。历任兵部武选郎中,很有治政的名声。罗洪先幼年仰慕罗伦的为人。十五岁时,读王守仁的《传习录》,喜欢上它,想前往拜师求学,(因)罗循没有同意而罢休。于是拜同乡的李中为师,学习李中的学说。嘉靖八年,考中进士第一名,授官修撰,马上请假回家。岳父太仆卿曾直高兴地说:“有幸我的女婿成就了大名声。”罗洪先说:“儒学之士的事业有比此更大的。这种人三年就有一个,有什么值得高兴的?”罗洪先侍奉双亲很孝顺。父亲每次迎接客人,罗洪先都穿上礼服依次给客人斟酒、拂扫坐席、端授茶几,非常恭敬。过了两年,下诏弹劾请假超过期限的官员,他才去任职。不久遭遇父亲的丧事,寝苫枕块,吃素食,不回家中,这样过了三年。接着又遇上母亲的丧事,也如此守丧。十八年选拔东宫的官员,召任春坊左赞善。第二年冬天,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上疏请求来年朝贺正旦日后,皇太子出宫临文华殿,接受群臣朝贺。当时皇帝多次声称有病不上朝,忌讳臣子说让太子临朝的事,见到罗洪先等人的奏疏,非常愤怒地说:“这是料定朕卧病必定不能好了。”降下亲手写的一百多字的诏令责备他们,于是削除三人的名籍。罗洪先回到家中,更加寻求王守仁的学问。甘于淡泊,锻炼于寒冬酷暑,策马腾跃,拉引强弓,查考地图翻阅历史,从天文、地理、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打仗的阵法和攻守方式,下至阴阳、算数,无不精心研究。至于人才、吏治之事、国家大计、百姓的情况,都用心咨询访问。说:“如果身在其位,都是我的事。”县里的田赋有很多积久的弊病,请求有关部门均衡处理,有关部门就交托他来

处理。罗洪先细心考察,积弊马上除去。收成不好,他转交书信到郡县,得到粮食几十石,都是友人亲自拿出救济的。流窜的盗贼进入吉安,主事官惊慌失措。罗洪先为他出谋划策迎战守卫,盗贼退兵离去。他向来与唐顺之友好,唐顺之应召入朝,想引他出山,严嵩因是同乡缘故,打算假托治理边疆的人才起用(他),(他)都极力推辞。当初,请假回家,经过仪真,同年考中进士现任主事的项乔在盐运司任职,分管仪真。有富人犯罪定为死罪,用一万两银子请求为自己开脱罪名,罗洪先拒不同意。项乔暗示劝告,他严厉地说:“您没听说有志之士不忘记身处沟壑吗?”江水上涨,毁坏了他的屋子,巡抚马森想为他营造,他坚决推辞不同意。隆庆初年死去,赠官光禄少卿,谥号文庄。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 共同点:两首诗诗人都不得志,诗中都流露了诗人的归隐之意,都表现出高洁脱俗的情操。

不同点:本诗颈联写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只等回天撼地之日,扭转乾坤之时,头飘白发,身入扁舟。这两句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有才之士的积极向上豪情满怀的思想,既有恬淡的心情,又有担当事业的志气;而李白诗句则是政治受挫后,率性潇洒、蔑视功名的激愤之语。 ;

2.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把这两句诗放在原诗中理解,再读懂这两句诗的意思,以及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诗人的情感抒发。比较鉴赏这类题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做这类题要(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本题,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但也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的思想。本诗颈联抒发了诗人志趣和抱负。作者的遭遇虽然困顿,可是他的凌云之志,未稍减损。两首诗中诗人都是有才而不得志,都流露了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8)第二单元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2lys115pu1wxgu8k8be9y6ym8c7oz00mvn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