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三角经济圈”主要包括重庆、西安、成都三个省市 ( ) (2)该区域包含多种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 ) (3)该区域有丰富的煤、铁、天然气资源,水陆交通比较便利 ( ) (4)“西三角经济圈”人口占西部地区总人口的55%,劳动力资源丰富 ( )
(5)该区域昼夜温差大,是我国重要的甜菜和哈密瓜产区 ( )
3.(9分)读图与绘制。
得 分 评卷人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金钥匙,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读图、用图和绘制简图,这是我们认识自然,
服务生活的重要技能。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 年均温 (℃) 年降水量(mm) 大致纬度 A 28.5 2400 1°N B 16.3 1100 31°N C -2.9 231 48°N 结论:位置不同的A、B、C三地降水变化规律是 ;气温变化规律是 ,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是 。 甲 66.5°N
23.5°N 乙 (1)在甲图中填注美国和大西洋,并用斜线画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亚。(2分) (2)请在甲图中画出日本从中东波斯湾进口石油的最短海上运输路线。(1分)
(3)根据资料一中的数据信息,在乙图中仿照已经画出的气温折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补充完成另一条气温折线图和B、C两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并归纳结论。(6分)
得 分
(1)图中两个省内区域是珠江三角洲和 (填写字母与名称)。(2分) (2)图中F区域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 部,这种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分)
(3)图中G区域的支柱产业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3分)
(4)图中D、E区域都各自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做到了优势互补,请你选择其中的一
个区域说明该区域是怎样进行相互协作,达到优势互补?(2分)
评卷人 4.(11分)学以致用。
我国地区差异巨大,各地依托不同条件,既可以发展具有不同特色的经济,也
可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获得最大效益。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 ▲
▲ ■ ▲ ■ ■
● ●
5.(12分)共同关注。
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召开。“基础四国”在会议上提
得 分 评卷人 出一个共同目标,即坚持《京都议定书》的二期承诺,希望在美国能够做出量化减排
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行动。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基础四国”取各国首字母刚好组成英文单词:BASIC——基础之意,为
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
材料二: “基础四国”轮廓图
(1)“基础四国”是指南非和A 、B 、C 国家。(3分)
(2)图中B、C两国在工业布局上有相同之处,请以B国为例分析其工业布局特点,并举例说明。(2分)
(3)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说出A国阴影区域和C国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什么?并分析A国阴影区
域形成严重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有哪些?(4分)
⑷比较、归纳是地理学习的常用方法。请结合表中信息,按要求填写表中内容。(3分)
国家 项目 自然环境的不同点 人文环境的相同点 2012年调研试题
B国 C国
地理参考答案(2012.5)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题号 答案 1 D 2 B 3 B 4 C 5 B 6 A 7 B 8 B 9 A 10 C 11 C 12 C 13 A 第Ⅱ卷择题
题号 答案 14 C 15 B 16 D 17 A 18 C 19 A 20 D 21 D 22 D 23 A 24 D 25 C (非选共50分)
1.(8分)对号入座。(每条线一分)
2.(10分)图说区域。 (每小题2分,共10分)。 ×√√××
3.(9分)读图和绘图。⑴ 略,每个0.5分,共2分; ⑵ 略(1分);⑶ 绘图略(3分) 结论:递减,递减,纬度(各1分,共3分) 4.(11分)学以致用。
⑴ G-西双版纳(字母和名称各1分,共2分)
⑵ 西(1分) ①西部是平原,地形平坦;②交通便利;③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④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写出其中3条即可得3分)
⑶ 旅游业(1分); ①丰富的热带雨林动植物资源;②多样性民族风情;③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写出其中2条即可得2分)
⑷D区域:中上游向下游输送自然资源或能源(1分);下游向中上游推进技术(资金、信息、产业)(1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E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优势,扮演“厂”的角色(1分);港澳地区可以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扮演“店”的角色(1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5.(12分)共同关注。⑴中国、 印度 、巴西(每空1分,共3分)
⑵工业布局特点:靠近原料产地(1分)。加尔各答的钢铁工业:附近煤、铁资源丰富或者靠近煤、铁矿产区;加尔各答的麻纺织工业:附近黄麻资源丰富或者靠近黄麻产区;孟买的棉纺织工业:靠近棉花产区。(举其中一例即可得1分)
⑶C国:热带雨林的危机或森林面积减少(1分);A国阴影:水土流失严重(1分)。
自然原因:①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②夏季多暴雨;③黄土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答上其中2条即可得2分)
⑷(也可以从自然和人文其他要素进行对比,只要合理正确即可) 国家 项目 I国 B国
自然环境的不同点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以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人文环境的相同点 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或者 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