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于E,DF平分∠EDC交(1)证明:EF=CF;
(2)当tan∠ADE=时,求EF的长.
BC于F,连接EF.
25、(2010?曲靖)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
2
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x﹣h)+k,所得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 (1)求h、k的值;
(2)判断△A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在线段AC上是否存在点M,使△AOM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2010?永州)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623235
A、a÷a=a B、a+a=a
236222
C、(a)=a D、(a+b)=a+b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想减;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完全平方公式,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624
解答:解:A、应为a÷a=a,故本选项错误;
23
B、a与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
236
C、(a)=a,正确;
222
D、应为(a+b)=a+2ab+b,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主要考查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的性质,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各种运算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2010?德州)如图,直线AB∥CD,∠A=70°,∠C=40°,则∠E等于( )
A、30° B、40° C、60° D、70°
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1,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出∠E的度数.
解答:解:如图,∵AB∥CD,∠A=70°, ∴∠1=∠A=70°,
∵∠1=∠C+∠E,∠C=40°,
∴∠E=∠1﹣∠E=70°﹣40°=30°. 故选A.
点评:本题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解.
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能够与自身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2
4、(2010?贵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2,a+1),则点P所在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考点:点的坐标。 分析:先判断出点P的纵坐标的符号,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符号特征判断点P所在象限即可.
2
解答:解:∵a为非负数, 2
∴a+1为正数,
∴点P的符号为(﹣,+) ∴点P在第二象限. 故选B.
2
点评:本题考查了象限内的点的符号特点,注意a加任意一个正数,结果恒为正数.牢记点在各象限内坐标的符号特征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5、(2010?永州)如图,这是一个正面为黑,反面为白的未拼完的拼木盘,给出如下四块正面为黑、反面为白的拼木,现欲拼满拼木盘并使其颜色一致,请问应选择的拼木是( )
A、
B、
C、 D、
考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分析:将所给的拼木分别尝试拼接或由拼木盘观察,直接选出拼木. 解答:解:A、C和D旋转之后都不能与图形拼满,B旋转180°后可得出与图形相同的形状,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的是旋转的性质. 【链接】①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②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③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6、(2011?枣庄)已知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则a﹣b的值为( )
A、﹣1 B、1 C、2 D、3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将后再来求a﹣b的值. 解答:解:∵已知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
代入原方程组,分别求得a、b的值,然
∴
由①+②,得 a=2,③
由①﹣②,得 b=3,④
∴a﹣b=﹣1;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有两种:代入法和加减法,不管哪种方法,目的都是“消元”.
7、如图,PA是⊙O的切线,切点为A,PA=2,∠APO=30°,则⊙O的半径为( )
A、1 B、 C、2 D、4
考点:切线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连接OA,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半径的长. 解答:解:如图:连接OA, ∵PA是⊙O的切线,切点为A, ∴OA⊥PA
在直角△OAP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