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前质量/g 10 2.2 4.4 16.2 8.1 0.9 1.8 反应后质量/g[来源:学& a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B.a=15
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8.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以下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正确的是 A.物质的鉴别 ①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 ②用相互刻划的方法鉴别纯铝和铝合金 C.物质的应用 ①用食醋除去热水瓶的水垢 ②用洗洁精乳化洗去餐具油污 A.A B.B C.C B.物质的制备 ①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料 ②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将水变成石油(石油主要含C、H元素) D.物质的数据 ①10mL 量筒量取7.25L水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 D.D 19.下列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20.下列叙述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碳与氧化铜反应 C+2CuOB.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D.拉瓦锡测定空气的成分 4P+5O2三、填空题
21.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待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CO2↑+2Cu 氧化反应 K2MnO4+MnO2+O2↑ 分解反应 Fe3O4 化合反应 2P2O5 化合反应
物质 CO2 Cu H2O NaOH 杂质 CO CuO H2O2 Ca(OH)2 除杂方法 点燃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加入适量的MnO2、过滤 通入足量的CO2,过滤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_____。
(2)控制可燃物的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充分利用和开发太阳能、核能及______(只填一种)等新能源。
(3)“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物质。其中,若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3OH) B.甲酸(HCOOH) C.乙醇(CH3CH2OH) D.乙酸(CH3COOH) 22.下图是氮及其化合物所对应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图。
(1)图中A点对应的物质为大气污染物之一,写出其对应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B点对应的物质化学式是________,它对应的物质类别X是_________。 (3)浓氨水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氨气(NH3),NH3中氮元素化合价是________。 四、推断题
23.某同学在复习时总结了如下的物质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
(1)物质X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气体单质,则物质X是 ____________。 (2)物质Y由三种元素组成,则物质Y是____________。 (3)写出CO2转化为CaCO3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五、流程题
24.“太阳能光伏发电”能有效推行“低碳经济”的发展,其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Si)。三氯甲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其纯度为75%,杂质不含硅元素。
(1)请完成三氯甲硅烷(SiHCl3)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HCl3+H2=Si+3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类型中的_____。
(2)用200t三氯甲硅烷,理论上最多可制得高纯硅(Si)为_______t。 六、实验题
2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有关性质探究。
(查阅资料)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1)在加入药品前,首先应_____。
(2)从左侧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经过A处灼热的炭粉,生成了_____(填化学式),该反应中碳表现为_____(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一段时间后,B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中,装置D中的溶液逐渐排入烧杯E中,装置D在本实验中的作用为:①_____、②_____。 七、计算题
26.“钙尔奇”是一种常见成人补钙的药物,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钙尔奇”中碳酸钙的含量;小军称取20.0g干燥的钙尔奇样品放入烧杯中,并向其中加入了60.0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钙尔奇中除碳酸钙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73.4g(忽略水的蒸发),完成下列计算:
(1)①盐酸恰好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克; ②“钙尔奇”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克;
(2)当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八、科学探究题
27.小扬和小唐同学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他们到实验室想亲自探究其他化学反应是否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小杨和小唐的实验方法如图所示:
他们先使天平平衡,称出烧杯、小试管、药品的总质量,然后将小试管里的药品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其总质量,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
(1)小扬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小唐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这两个实验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杨同学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唐同学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杨和小唐根据各自的实验现象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的实验相似,为什么结论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杨和小唐同学进行了总结,得出结论:对于有气体生成或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要想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在____________体系中进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A C B D C B C B C B B C D 二、多选题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AC AD AC BC BC 三、填空题
21.天然气 石油 风能 B 22.NO2 N2; 单质 -3 四、推断题
23.O2 Ca(OH)2 Ca(OH)2+CO2═CaCO3↓+H2O; 五、流程题
24.HCl 置换反应 20.7 六、实验题
2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CO 还原性 黑色粉末慢慢变成红色 CO+CuO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收集一氧化碳 七、计算题
26.6 15 24.3% 八、科学探究题
Cu+CO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