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总结及十三五规
划基本思路
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总结及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十三五”期间是我县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准确把握,科学定位未来五年我县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总体战略,按照**办发﹝2014﹞85号文件安排,现就我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实施情况总结如下,并对“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基本思路。
一、“十二五”教育工作总结
“十二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我县历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坚持“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在巩固和扩大“两基”成果的同时,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进步,无论从规模数量还是质量效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县呈现出小学基础不断巩固、初中质量全面提高、高中教育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为“十三五”期间我县教育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1、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五年来,全县累计投入3.15亿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学前教育工程项目投资1861万元,建筑面积28635㎡;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投资3817万元,建筑面积20623㎡;中小学操场硬化项目7个,总投资810万元,面积41931㎡;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项目投资849万元,建筑面积4177㎡;校安工程项目投资974万元,建筑面积5500㎡;投资2.1亿元的**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投资1230万元的职教中心综合楼、教学楼已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进展顺利,五年来共撤并学校25所,使全县中小学数由“十一五”末的99所减少到现在的74所,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
2、“两基”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我们认真组织实施“316”工程,建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评估检测制度。创建省级教育强乡镇4个、市级教育强乡镇7个、市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8所。“十二五”期间,初中和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无辍学,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64%,比“十一五”末降低了0.05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到100%,17周岁人口初中教育完成率达到99.6%,适龄残疾人口入学率达到95%。
3、高中教育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县顺利完成了高中标准化创建任务并通过省教育厅验收,投资2.1亿元建设的**中学新校区工程顺利竣工并完成整体搬迁。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明显提高,高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校的比率达到95.8%,比“十一五”末提高了6.7个百分点。全县现有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95.6%,比“十一五”末提高了5个百分点;在校学生3118人,比“十一五”末减少107人。
4、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学前教育持续发展。职业教育飞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县职教中心被命名为市级标准化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形成了以机械加工、电子电工、计算机应用、汽车驾驶与维修、幼儿教育为骨干的专业群,建成了电子电工、数控、机械加工等3个专业实训基地。成人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建成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1所,创建省级示范农民文化技术学校3所,农村青壮年非盲率达到100%,15周岁人口非盲率达到
100%。学前教育迅速发展,全县基本普及学前一年和学前二年教育,学前三年教育入学率达到97.5%,较“十一五”末提高26个百分点。 5、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初步建立了以县资助中心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贫困学生和教师资助体系。“十二五”期间,我们完成了对县职教中心、高中学生“健康计划”、中小学生和学前学生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及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54742人(次),累计6707.365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860名,资助资金562万元,为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除教科书费用1008万元。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顺利实施,惠及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覆盖率达到了100%。
6、教育信息化实现突破性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县共投入资金906.4万元,为电教中心更新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移动硬盘等设备,对《**教育网》进行了改版,更新和安装计算机教室20个,计算机918台,比“十一五”末增加303台;新建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228个,比“十一五”末增加168个。目前,《**县教育网》资源库已达29.3G,上传省资源库5G,比“十一五”末增加21G。为学校配备了信息技术教师40余名,基本满足了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各中学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的教师达到85%,比“十一五”末提高3个百分点,小学达到56%,比“十一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多媒体教学达到学校总课时的50%以上,比“十一五”末提高6个百分点。45岁以下教师的“电子教案率”达到60%,45岁以上达到25%,分别比“十一五”末提高4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评赛活动中,共有130余件作品获奖。 7、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顺利实施。“十二五”期间,我县顺利实施了义务教育“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形成了组织部门按程序管理和教育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教育投入体制得到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中省转移支付、市县专项支持、社会多渠道筹措的经费投入机制,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趋于缓解。
8、“两支队伍”建设卓有成效。五年来,我县中小学教师、校长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造就了一支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专家型、管理型、学者型师资队伍。“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了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任务,“十二五”末,培训教师达到12540人次,较“十一五”末增加10140人次,培训中小学校长350人次,较“十一五”末增加175人次。培养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知名教师150名,较“十一五”末增加59名。五年内有180名城镇教师到农村偏远地区支教。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教育,使小学教师学历在全部合格的基础上,小学教师专科率达到94%,较“十一五”末提高14个百分点;本科率达到56%,较“十一五”末提高16个百分点;使初中教师学历全部在合格的基础上,初中教师本科率达到91%,较“十一五”末提高13个百分点;研究生学历达到9%;较“十一五”末提高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
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96%,较“十一五”末提高5.4个百分点;研究生学历达到12%,较“十一五”末提高9.8个百分点;职教中心“双师型”教师达到42%,较“十一五”末提高22个百分点。坚持“按需设岗,凡进必考,择优选聘”的原则,有计划地吸收优秀高校毕业生从教,从根本上解决我县教师专业知识参差不齐、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9、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十二五”期间,我县把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实施课程改革,扎实开展有效教学。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有效教学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相继开展了“规范管理年”、“素质提高年”、“岗位大练兵”、“有效教学实施年”、“两支队伍建设年”、“有效教学推进年”、“高效课堂深化年”等活动,使我县基础教育工作进入了由注重数量规模转向注重内涵发展,由普及转向提高的新阶段。全员质量意识明显增强,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育内涵明显提升,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十二五”期间,全县有2502名高中毕业生达到二本分数线,进入本科院校深造学习。高考实现重大突破,再创历史新高,2014年高考二本线以上人数达到732人,本县就读考生二本线以上人数达到626人,突破600人大关,北大、复旦等全国重点院校录取人数有了新的突破。
10、抓安全稳定,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幼儿园以校长、园长领导下的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健全专职或兼职的校园内部安全工作队伍,动员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安全防范工作;不断完善校园的值班、巡查、消防、食品安全等管理制度,实行安全工作经常巡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定期检查、维护和维修校园基础设施及设备,重点防范危及师生安全的危房倒塌、食物中毒、交通、触电、溺水等事故。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网吧管理,加强群防群治,严厉打击扰乱学校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从严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定期举办法制教育讲座,从源头上预防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