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图5
如果从较大尺寸的空间来观察的话,以上两种情况的差别会更明显。图5所示的是单根发射天线在30m空间范围内产生的信号强度等高线,理想情况下是比较规则的同心圆,它可以作为比较以上两种天线消除方案性能的基准。
- 2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图6
图6左边所示的实验结果图是图4左图在大范围空间的情况,其实验参数设置与图4的设置完全相同,只是所取的分析范围为0-30m。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即使是在正常通信范围内,也会因为干涉相消而出现“空口”位置,从而能很大程度地减弱接收到的干扰信号。
图6右图的两路发射信号功率不等的情况,其中一根天线的发射功率比另一根衰减了6dB,并且两路信号相位是同步的,在0-30m的范围内可以看到接收到的信号功率分布情况。相对于图5所示的单根发射天线的干扰信号强度分布,这种方案仍然能达到更好的干扰消除效果。
- 29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图7
图8
- 30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由波的干涉我们知道,当两路电磁波相遇会发生干涉,如果两列波频率相同,会产生稳定干涉波形,并且在某些点振动加强某些点减弱。对于发射功率相等的自干扰天线消除的实验,如果我们进行观测的空间范围比较大,也就是说接收天线距离两根发射天线都比较远,那么两路发射信号与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差就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候两路干扰信号的衰减大致可以认为是相同的,即振幅相等。理论上来说,在完美的“空点”处,相位恰好相差?的话,干扰信号会相互完全抵消,这样接收天线收到的自干扰信号可以达到零功率。相反,如果两路信号发射功率不相等,由于接收天线处的两路信号振幅不等,即便在“空点”处相位差恰好是?,干扰信号仍然不能完全相互抵消。
3.3 小结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如果利用天线消除方案来进行自干扰消除,不管接收天线在哪个位置,至少都可以比单根天线带来的干扰减少6dB。在实际网络工作环境中,如果将接受天线尽可能准确地放在空口位置,由于两路发射信号的相互抵消,会大大降低接收天线处的自干扰,最高可达到30dB以上,并且不会对其他位置的信号强度造成影响。
第四章 射频干扰消除
4.1 射频消除概念
自干扰信号经过天线干扰消除后,干扰信号强度大幅减小,但是为了消除残留干扰,我们还可以进行后续干扰消除操作,射频干扰消除就是消除手段之一。射频干扰消除实质上是利用噪声消除芯片来消除干扰。
- 3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