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化学九年级(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5 2:03: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5.下列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参与燃烧是高能燃料 B.工业制氧气的方法属于化学变化 C.任何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D.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 二、多选题

16.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某些不法厂商制售劣质汽油的事件,劣质汽油中的甲缩醛(C3H8O2)等物质会损伤汽车并产生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甲缩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缩醛中的C、H元素的质量比为3:8 B.甲缩醛中含有氧分子 C.甲缩醛由3种元素组成

D.一个甲缩醛分子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7.青少年过多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18H34O2。下列对该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C.由54个原子构成

18.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物质生成 B.红热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产生白光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D.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19.下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碳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9:1

A.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20.对于“1+1是否一定等于2”的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1mL的水与1mL的酒精混合,所得体积等于2mL B.将lkg的铜粉和lkg的铁粉混合,所得质量等于2kg C.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g二氧化硫

D.1g的石灰石和1g的盐酸反应后所形成的液体的质量等于2g 三、填空题

21.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和反应生成的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该反应的生成物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属于氧化物。 22.化学与生活、生产、科研等息息相关,请根据题意填空: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所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空气的成分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四、推断题

23.已知A、B、C、D、E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含有同种元素的物质,其中除A外,其他物质都不含金属元素,且C为常见的单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______; (2)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五、流程题

24.小刚同学在实验室中对一种紫褐色固体粉末A进行探究实验,他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如下,请你根据上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写出 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5)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实验题

25.我省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已计入中考总分,考试中常出现五个考题:①粗盐提纯 ②酸碱的化学性质 ③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④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⑤溶液配制。考试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小明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到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请回答:

(1)指出如图中编号a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

(2)由实验台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你认为小明抽到的是第___________个考题;

(3)以下是小明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按评分标准,请你找出他失分的操作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仅用上述仪器(药品另选),也能完成另一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增加_______(填一种玻璃仪器名称)还能组装成氯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七、计算题

26.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由于成功提取出青蒿素,获得了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试计算: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青蒿素中,各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m(C):m(H):m(O)=_____ 八、科学探究题

27.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和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学习。

资料:

①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二氧化锰的分解温度约为53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一般约为400℃左右;

②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③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2)及不同配比时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3)如下:

请回答问题:

(1)二氧化锰在535℃以上分解生成四氧化三锰和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分析图2,氧气的浓度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在380℃突然增大的原因是氯酸钾分解温度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熔点。

(3)分析图3,氯酸钾分解温度随物质配比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 (4)为证实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小华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 步骤 I II 实验操作 检查气密性 分别在“Y”形管两侧支管中加入少量的实验现象 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塞紧橡皮塞 III 分别用酒精灯先后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气管口。 冷却后,将“Y”形管左侧支管中部分二IV 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中,振荡“Y”形管,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 请回答:

①完善步骤Ⅲ中的填空: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加热左侧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 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

②步骤Ⅳ中,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有余热的氯酸钾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

③小华认为根据步骤Ⅳ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小明认为还需证明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变。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完善了实验方案,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结论,则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二、多选题 题号 答案 三、填空题

21.3:1:2 化合反应 可能 22.Al2O3 CO2 煮沸 四、推断题

23.O2 CaCO3+2HCl=CaCl2+H2O+CO2↑ 五、流程题

24.KMnO4 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2H2O2 体 化合反应

2H2O+O2↑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

16 17 18 19 20 AB AC BD AC A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D D C A B C D B B C C C D 加热时间短于步骤III,木条很快复燃。 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 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

(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化学九年级(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31dv472jd371qz5d0ci05ej21u0rq00k3x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