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来评价。
A.传统学派 B.行政学派 C.系统学派 D.数量学派 21、函在公文中属于( )
A 上行文 B 下行文 C 平行文D 特种文书
22、在西方行政组织理论发展的古典时期,科层组织理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 A 泰罗 B 法约尔 C 古立克 D 韦伯
23.作为一个行政管理学的概念,\行政学\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学者T.W.威尔逊所著的( ),该书被认为是行政学发端的标志.
A.《科学管理原理》 B.《行政学之研究》 C.《政治与行政》 D.《行政学导论》
24.在行政领导者所具有的能力素质中,哪一种是行政领导者最基本的能力素质要求( ) A.知识素质 B.综合素质 C.利益整合能力 D.创新能力 25.在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原则中,哪一项是其灵魂和标志( ) A.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D.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26.办公室管理的根本特征是( )。
A.政策性 B.综合性 C.辅助性 D.服务性 27.行政法规只能由( )制定。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8.社会主义行政道德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
A.忠于政府 B.为人民服务 C.勤政为民 D.廉洁奉公 29.对行政组织产生重要影响的“软件”是:( ) A. 机构设置 B. 人员构成 C. 运行机制 D. 价值观念
30、公务员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方面,而重点考核:( )
A. 品德 B. 能力 C.勤政 D. 实绩 31、行为科学家麦克雷戈提出了( )
A、Z理论 B、X理论和Y理论 C、决策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32、建立合理的行政组织体制和指挥系统这一内容属于行政运行过程中的( ) A、领导职能 B、计划职能 C、组织职能 D、控制职能 33、行政首长在整个决策中吸收下属参与制定决策,这类领导类型属于 A、集权型 B、分权型 C、放任型 D、自由型 34、我国行政组织现在基本上采用( )。
A、直线式结构 B、职能式结构 C、直线职能式结构 D、网络式结构 35、( )历来是我们党培养和选拔党务管理干部的标准。
A、德才兼备 B、思想先进 C、学历高、专业知识扎实 D、有群众基础 36、关于行政效率,总的原则是( )。
A、效率第一,公平第二 B、效率为主,公平为辅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37、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机关中,( )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省级人大 C、国务院各部委 D、国务院 38、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途径是( )。
A、加强立法 B、加强监督 C、政企分开 D、加快改革 39、下列不属于行政组织基本构成要素的是( )
A、机构设置 B、人员构成 C、法规制度 D、资本有机构成 40、下列关于行政效率概念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行政效率是权力使用的结果 B、行政效率是关系协调的结果 C、行政效率是效果与消耗之间的比率
D、行政效率是在保证政府活动目标方向正确的条件下,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
三、简答题
1、简述行政管理的内涵。
2、简述政治行政观与管理行政观。 3、简述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
4、简述行政管理学思想发展的主要阶段、代表人物和观点。 5、简述行政职能的内涵和特点。 6、简述政府的基本职能。
7、简述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理论。 8、简述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9、简述现阶段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内容和途径。 10、简述行政权力的内涵、结构和特征。 11、简述行政权力的分配方式和途径。 12、简述行政授权的内涵、方式、条件。 13、简述影响行政权力行使程度的因素。 14、简述行政组织的内涵、特征和构成要素。 15、简述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关系。 16、简述集权制与分权制的各自特点。 17、简述行政组织变革的一般过程和主要阻力。 18、简述人事行政的含义和意义。 19、简述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发展趋势。 20、简述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区别。 21、简述中外公务员制度的本质区别。
22、简述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与以往干部人事制度的主要区别。 23、简述国家公务员职位的意义和作用。
24、行政领导的内涵、特点和方式。
25、简述毛泽东、邓小平领导理论的主要内容。 26、简述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内涵和特点。 27、简述现代行政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和基本素质。 28、简述行政决策的基本理论模式。 29、简述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30、简述行政执行的内涵、特点和意义。 31、简述行政执行的步骤和基本要求。 32、简述行政执行中的协调和沟通。 33、简述行政机关管理的特征、任务和意义。 34、简述行政机关管理的现代化。
35、简述公共财政管理的概念、内容和地位。 36、简述公共预算模式。 37、简述政府收费管理。
38、简述行政责任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39、简述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和确定。 40、简述追究责任的主体和程序。 41、简述行政监督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42、简述中外行政监督理论 43、简述行政效率的内涵和特征。 44、简述行政效率测定的主要方法。 45、比较人事管理与人事行政。
46、简述人事行政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