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企业年金研究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8:09: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五章 企业年金的发展趋势和寿险公司的挑战

1 企业年金的发展趋势

2 企业年金给寿险公司带来的挑战

1 企业年金的发展趋势

1、 国外养老制度的发展趋势对中国企业年金的启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命科学研究的飞跃发展,人类的寿命普遍增长,人口老龄化的危险正由个人的老年生存危险逐步扩展为一国的社会危险,各国政府正积极通过养老保险制度来消除个人的老年生存危险,进而消除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些不利因素。纵观当今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其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1.多样化趋势:各国养老保险制度正逐步转向多层次、多形式的支持体系,包括政府基本养老制度、企业或职业年金制度和个人储蓄保障制度等多个层次。

2.效率优先趋势:各国政府在养老制度改制时都提出了“效率第一”的原则。美国政府在1994年的改革方案中削减了大量社会保险开支,同时,政府还降低了国家对养老保险基金补贴的比例。许多实行现收现付制的国家也纷纷建立专门的养老保险基金,增加个人缴费比例。在企业年金方面实行“个人账户式”积累,使个人缴费与养老金收入直接挂钩。 3.商业化趋势: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商业化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政府为养老保险制度提供法律上的保障,给予投保人以税收上的优惠,但减少甚至停止对保险基金的补贴,在遵循商业化的前提下,让基金的营运实现自我平衡。另一层含义是,政府只对少数重要的保险项目基金进行管理,并制定某些重要项目的全国统一标准,多数项目交给地方非盈利性机构或商业保险公司负责。政府的职能只限于进行法律监督、业务指导和最后担保,并不直接参与经营。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只有具备独立经营权或交给有利益约束的私营机构进行商业化经营的养老保险机构,才能真正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从而最终保证投保人的利益。例如,智利率先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其基金交给具有竞争性的私营公司经营,利润率达到了13%以上,这既为国家积累了巨额的资金,又切实保障了基金的支付能力。

各国养老保险组合表现方式不一,但目的都是相同的,即:促进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协调发展,分散风险,增强保障效果。纵观各国企业年金的发展过程,能给我们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第一,国家政策扶持是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条件。

为使企业年金规范发展,有法可依,各国政府在企业年金的发展过程中从宏观上对企业年金进行了有力的调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失时机地以法律规范企业年金。英国早在1959年在部分企业推出职业年金时,就从法律上肯定了企业在提供第二层次养老保险方面的作用;美国国会1974年通过了《雇员退休年金保障法案》;联邦德国1974年通过了《企业补充养老金法》;瑞典1959年制定了《补充年金法》;加拿大1965年通过了《标准待遇法》等等。二是从政策上鼓励企业年金的发展。为鼓励企业年金的迅速发展,政府大都给予税收优惠。 第二,多形式的经办管理机构确保保险金支付的安全。 1. 社会保险机构负责经办管理。 2、企业内部管理。

3、企业体外管理。即雇主根据雇员人数和工资额按期将一定数目的养老保险费,缴付给独立于公司的外部养老金基金会,由它负责经营管理。投资获取的盈利全部归基金所有。这种方式,经营较稳定,即使公司经营不善遇到财务困难,都不会影响补充年金计划的实施。这种形式以英国的职业养老金、美国的私人年金制度为代表。

4、商业保险公司或共同基金经办管理。主要做法是:企业(公司)将劳资双方共同缴费形成的基金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雇员退休后,到商业保险公司领取补充年金。如英国的“私人年金制度”、澳大利亚的“职业年金制度”。

第三,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保证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有效。 第四,不断扩大企业年金的社会覆盖面。

为减轻国家沉重的社会保险财政负担,解决职工退休前后收入悬殊的矛盾,享受企业年金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劳动者的需要。有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职业年金项目是强制的,如法国、瑞士等国,其覆盖率已近100%。在另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企业年金的覆盖面已涉及到国家公务员。如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公务员都享有较高水平的职业年金。美国目前参加企业年金的人员已占全部在职人员的50%,计划到2000年前后将发展到75%。

2、 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趋势: 1. 企业年金总量将迅速增加。

表5-1 企业年金进度预测表 第一阶段:小补充阶段 第二阶段:大补充阶段 时 间 2000年-2005年 2005年-2010年

交费来源

(以下费率指占单位工资总额的百分比)

?单位缴纳的费率为5-8% ?个人缴纳的费率为2-4%

?基本养老保险: 60% ?企业年金: 20%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5%

替代率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中个人账户部分将统一划入补充养老保险,与第一阶段的“小补充”部分一起构成“大补充”。

?加上“小补充”中企业所缴的5~8%,共为19%。

?基本养老保险: 25% ?企业年金: 60%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5-15%

表5—1是根据世界银行专家提出建立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和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现行政策作出的预测。其中心含义是:国家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保障的替代率将越来越小,即由原来的85%降到2005年前的60%左右,再降到将来的25%-30%,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最终将达到广覆盖、低保障目标。但是退休职工的晚年生活不能只有25%的保障,为达到总替代率80%-90%的目标,必须借助企业的力量建立补充性质企业年金,而且要逐步加强企业年金的替代水平,即如表中列示的由2005年前20%提高到将来的60%。

结合第一章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分析(第6页见表1-1)2000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为8913万人,而2030年65岁的人口将达到22586万人,届时企业年金要为这庞大的老年人群提供20-30年约60%的退休金保障,这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巨大支付。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从现有的基础开始有目标的创建和积累基金,经过约30年,该基金和基金的增量才有可能达到要求。

美国的退休金市场1993年共计3.4万美元,而1997年的资产总额共9.4万亿美元,中国的企业年金市场有媒体估计在未来3年内,该市场将每年超过1000亿的规模,而且其规模一定会超过第一支柱下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表5-2是2000年主要发达国家养老金规模。

2000年主要发达国家养老基金规模

表5-2

国家 美国 日本 英国 加拿大 瑞士

养老基金(10亿美元)

8078 1926 1261 607 501

人均资产(美元)

29000 14000 21000 20000 69000 1996年最大的公共部1996年最大的公司 门养老基金(10亿美养老基金(10亿美元)

元)

TIAA/CREF 185 通用汽车 80 地方政府 82 日本电话公司 16 电力供应集团 25 英国电话公司 34 安大略教师基金 37 加拿大国民 7 苏黎士州 10 CIBA-Geigy 8

荷兰 澳大利亚 德国

440 242 199

27000 ABP 143 菲利普公司 16 13000 新西南威尔士州 15 TELSTRA 4 2000 N/A 15 西门子公司 14

2、企业年金将进一步得到国家鼓励。

第一章已讨论过中国由政府财政支撑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存在着严重的资金缺口和压力,急需建立企业年金作为补充,以避免人口老化时的未来措手不及。另外,中国的民间蕴藏着巨额的闲臵资金,缺乏合理的渠道进入养老储蓄和投资的运行轨道。长期滞留在国家银行内,不仅产生沉重的利息负担,还可能孕育某种金融风险,巨额的储蓄存款已成为间接融资体系一个头疼的问题。

各种社会调查表明,目前高达8万亿的储蓄存款中,有相当大比例的部分是居民用于未来养老的,而其形成的资金来源之一是企业员工福利和工薪。在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家庭结构小型化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养老型储蓄倾向在中国表现得非常地突出和强烈,只是社会缺乏合理的引导和制度安排,使其获得合适的资金运作渠道。政府必定将在企业年金计划发展上逐步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法律法规环境。如在税收方面给予养老金相关的政策支持、建立合理的年金基金治理结构、放宽对年金基金的投资限制、逐步建立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年金基金管理体系等。

3、企业年金将会逐渐由自愿变为强制。

企业年金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职工个人的是否安享晚年、关系到企业是否有凝聚力、关系到政府是否能顺利解决20%人口的养老问题,因此国家在政策引导上是非常关键,而且会由开始的不关注到政策干预直至到强制或半强制,目的非常简单,就是降低国家基本养老的替代率,减少国家财政支付、减轻政府负担,使企业承担更多的养老责任,在完全积累的前提下,解决将来老龄社会问题。在西方国家政府干预开始表现为对企业年金的权益、可转移性及基金的筹集规定最低标准,企业年金逐步转向强制性计划。如澳大利亚1991年建立第二支柱,随后政府将计划的属性从自愿性的变为强制性的。瑞典1985年实施宪法修正案中规定,所有雇主均有义务为其雇员提供年金津贴。丹麦和瑞士今年也确立了企业年金的强制性地位。

中国的《劳动法》及政府的相关文件中现行的导向是自愿性的,但是我们现在正期待着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全面支持,使企业认识到建立计划和不建立计划的得和失,促使企业在国家提供的优惠政策范围内、以一种前瞻性的目光为自己的职工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美国的企业年金是自愿性的,但是政府复杂细致的税收法律政策,已使美国的企业年金由自愿成为半强制性。

如果中国的企业年金也由自愿趋向强制,那么企业年金的基金量将比现在的估算大的多。

第二节 企业年金带给寿险公司的挑战

1、 企业年金是一个广泛的市场

企业年金的主要内涵是募集个人“退休基金”,经过长期积累,在将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企业年金研究报告 的文档
中国企业年金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344t2itn947le14llgj_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