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5 18:41: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题: 分要正确判断物态变化过程,首先要弄清水是以怎样的物态形式出现,结合液化是由析: 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和汽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凝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没有经过液态过程;可得出正确选项. 解解: 答: 刚从冰箱里取出的水果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果会液化为水珠,发生液化现象,然后小水珠又慢慢蒸发成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所以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汽化; 在我们北方秋、冬两季,有时地面和屋顶会出现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室内的水蒸气发生凝华附着在玻璃内侧上. 故答案为:先液化后汽化;凝华. 点由生活现象判断物态变化这类题目,一定要搞清物体先后都是以什么状态出现,然评: 后结合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化、凝华来判断物态变化过程,结合题意认真分析,不可盲目判断. 18.<2分)<2018?日照)在水平桌面上有一块厚玻璃板,玻璃板上放着一枚硬币,硬币和它的虚像大约相距12mm,玻璃板的厚度大约是 6 mm;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 裂变 <选填“聚变”或“裂变”)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rqyn14ZNXI 考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核裂变. 点: 专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题: 分<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硬币放在厚析: 玻璃上,下表面是反射面,硬币到反射面的距离就是玻璃的厚度. <2)核电站主要利用核裂变的可控链式反应来发电的. 解解:<1)硬币的像与硬币的距离是12mm,所以硬币与反射面的距离就是6mm,即答: 玻璃板厚度为6m. <2)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 故答案为:6;裂变. 点物体紧贴在玻璃表面上,玻璃的厚度就是物体与镜面的距离;核反应堆是核电站进评: 行核反应的容器,发生是的是裂变,目前人类没有掌握和平使用聚变的技术. 四、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18分) 19.<2分)<2018?日照)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观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试通过作图找出该透镜的两个焦点F的位置.EmxvxOtOco 考点: 专题: 分析: 解透镜的光路图. 作图题;透镜及其应用. 利用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根据光路可逆和图示作出透镜和焦点的大致位置. 解:过A点作平行于主光轴的直线与凸透镜交于一点B,连接A′B并延长交于主光9 / 16

答: 轴 F点,F点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在凸透镜的左侧对称的作出另一焦点F,如图所示: 点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评: 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20.<8分)<2018?日照)李小芳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实验探究时,利用现有的器材按如下步骤进行了操作:SixE2yXPq5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李小芳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6ewMyirQFL <4)测出AC间的电压.

对小芳同学以上实验操作评价是:

①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应该 断开 ;

②小芳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 不能,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5)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如表中,小芳同学依据本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 不等于 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他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正确规律 .kavU42VRUs UAB/V UBC/V UAC/V 3.1 1.4 4.45

考点: 专题: 分析: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4)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要断开,断开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电路,以防止由于接错出现短路烧坏电源; ②电压表要准确的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必须严格按照电压表的使用规则进行操作,所以判断李瑞同学能不能用此方法测出L2两端的电压,就看电压表此时是否与L2并联,正负接线柱的接法是否正确; <5)将AB间电压与BC间电压相加,即可判断出是否与AC间电压相等.通过实验获得结论,一般都要多做几次实验,多做几次实验,就可以多获几组数据,从而可以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以此获得结论. 解:<4)①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解10 / 16

答: ②当电压表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时,虽然电压表此时与L2并联,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却是反的,闭合开关后,指针会反向偏转,所以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 <5)由表中数据可知:UAB+UBC=3.1V+1.4V=4.5V,这与UAC间电压不相等,所以他的结论与猜想不相符,是由实验误差造成的. 不足之处是:他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正确规律. 故答案为:<4)①断开; ②不能,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5)不等于; 他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正确规律. 点本题是一道实验题,做此题时要围绕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去分析解答,需要注意的评: 是在电学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开关都必须是断开的. 21.<8分)<2018?日照)刘光军同学在实验室做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时,他发现分别将小石块和小木块放在同一个水杯中,小石块会下沉、小木块会漂浮.因此他就特别研究了物体的浮沉与物体密度的关系,以下是他的实验过程:y6v3ALoS89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分度盘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端调.M2ub6vSTnP <2)在测量石块质量时,他发现往右盘中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他应移动 游码 使天平平衡.当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27.6 g.0YujCfmUCw <3)在量筒中装入50mL的水,把石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

333

10 cm.石块的密度为 2.76×10kg/m.eUts8ZQVRd <4)再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小木块的质量如图丁所示,用铅笔把木块刚好摁进水中,测

33

量出小木块的体积为79mL,则小木块的密度为 0.6×10kg/m.sQsAEJkW5T <5)刘光军同学把实验得出的小石块密度和小木块密度与水的密度进行了比较,而后又反复实验并查阅了一些资料,初步得到了一个结论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它的密度 小于 液体的密度,物体上浮,如果它的密度 大于 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GMsIasNXkA 考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点: 专实验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题: 分<1)天平的调节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先快后慢; 析: <2)要想知道测量石块质量时,发现往右盘中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应如何操作?必须会测量物体质量时的操作方法; 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11 / 16

<3)根据排水法原理,石块的体积V等于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石块的密度用ρ=来计算. <4)读图可得小木块的质量,又知小木块的体积,利用ρ=来计算小木块的密度. <5)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上浮:F浮>G,悬浮:F浮=G,下沉:F浮<G; 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的平均密度可以知道,则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变成以下形式: ①ρ物<ρ液,上浮 ②ρ物=ρ液,悬浮 ③ρ物>ρ液,下沉 解解:<1)现在指针左偏,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答: <2)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加砝码时应由大到小,最后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石块质量m=20g+5g+2.6g=27.6g; 3<3)石块的体积V=60ml﹣50ml=10ml=10cm, 石块的密度ρ===2.76g/cm=2.76×10kg/m; 333<4)小木块的质量m木=20g+20g+5g+2.4g=47.4g, 小木块的密度ρ木===0.6g/cm=0.6×10kg/m; 333<5)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F浮和重力G两个力的作用, ∵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即:V排=V物, ∴F浮=ρ液V排g=ρ液v物g, G=m物g=ρ物V物g, 如果F浮>G,ρ液V物g>ρ物V物g,ρ液>ρ物,物体将上浮; 如果F浮<G,ρ液V物g<ρ物V物g,ρ液<ρ物,物体将下沉; 即:若ρ液>ρ物,物体将上浮;若ρ液<ρ物,物体将下沉. 33故答案为:<1)右;<2)游码;27.6;<3)10;2.76×10;<4)0.6×10;<5)小于;大于. 点本题考查测固体密度的基本方法: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评: 水,读出体积为V1,再将固体浸没量筒的水中,读出总体积为V2,则固体的密度为ρ=.同时考查了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阿基M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分析时用好“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这个隐含条件. 五、计算题<共21分)

22.<6分)<2018?日照)一辆运送大石块填海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行驶120km后到达目的地所用时间为80min.已知汽车受到的阻力为6000N,大石块的质量为

432

1.5×10kg,体积为5m,大石块与水平车厢的接触面积为3m.TIrRGchYzg 33

<3)该石块全部沉入海水后,石块顶部距离海水面1m,计算石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和顶部所受的海水压强. 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阿基M德原理;功率的计算. 点: 专压强和浮力;功、功率、机械效率. 题: 分<1)石块对水平车厢的等于石块的重力,又已知石块与水平车厢的接触面积,根据析: p=即可求出石块对车厢的压强. 12 / 16

2018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34i209dsv9uewu2s0h44x67j2pwjr01ebn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