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有技术评估案例(总7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AB”专有技术评估案例 一、委托单位概况
SA公司成立于1985年8月,它是为实现国家高技术主题项目最终战略目标而设立的,其宗旨是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发展。
SA公司自成立之始,任务就是立足于主题关键目标产品的研制开发,实现系统集成,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性能技术产品及其应用系统,进行与关键目标产品有关的高技术基础研究与新产品预研,建立高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培养高技术攻关的科研人员。 二、评估目的、范围和资产状况 1.评估目的
对拟投入合资经营的SA公司无形资产“AB”专有技术进行价值评估。 2.评估范围 所评估的“AB”专有技术包括系统样机、硬件设计图纸和资料、系统软件及相关技术文档资料。 3.资产状况“AB”专有技术是采用20世纪90年代最新技术,我国自主研制的高智能技术系统,其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通过国家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它不但是一项科研成果,而且是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性能价格比高的高科技产品。 三、评估基准日期
根据委托方的要求,确定1995年1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 四、评估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2)“AB”科学技术鉴定证书及鉴定资料; (3)SA公司提供的“AB”专有技术文件资料及有关各项申报资料。 五、评估方法
根据“AB”专有技术研制开发过程及自身特点,评估采用重置成本法和超额收益法。 六、评估过程 (一)重量成本法 1.设备费
SA公司从1990年3月至1993年10月22日,共购进计算机等研究开发设备142台,历史成本合计16 822 578.33元,见表6—1。
我们对这134台设备,特别是价值超过50万元的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查阅了计算机的机时记录,并与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认为1990年所购设备应分摊用于“AB”专有技术研究开发时间约占其整个使用时间的45%,其他时间应由其他科研项目分摊。1991年的分摊比例为50%,1992年和1993年的分摊比例为65%和80%。
2
另外,我们对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所购设备的价格进行了考察,并收集了大量相近功能的设备,在评估基准日的价格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1990年、1992年、1993年所购设备的价格,仅相当于相近功能设备在基准日的40%、50%、65%、80%(表6—2)。
说明:1.折现系数为年底系数并乘以1994年12月31日至1995年1月31日的折现率(1+15%×1/12)。 2.摊销期以购物时间及价值量为依据,采用“约当”法求出。
最后,我们根据计算机产品的有效使用年限进行摊销,并充分考虑其资金成本即利息的因素,将其折算至评估基准日。 2.软件费
SA公司自1989年12月17日至1993年10月5日购入计算机软件及板卡账面金额合计为4 104 633.22元人民币。
我们分别分析了各软件、板卡的价格及相近功能软件、板卡在基准日的价格,并参考了大量的软件报价单.认为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的软件价格上升幅度分别为5%、5%、15%、12%.对1994年12月31日至1995年1月31日的价格上升幅度未予考虑。
我们了解到许多软件和板卡,特别是1991年和1992年购进的软件、板卡是为研制开发“AB”专有技术而专门购进的。虽然它们可能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会起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