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文章题目:通过多形式的自主习作修改,提高学生读者意识
内容提要:我们常常感慨学生习作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
一方面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的少,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感悟,另一方面学生感到无从下笔,不知详略结构如何安排,归根到底是写作目的不够明确,缺乏读者意识造成的。而习作的修改一直也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耗时低效的环节,本文将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形式引入这一环节,探索了几种有效的方法,力图在此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学生的读者意识。
主题词:自主修改 读者意识 自评 批注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
姓名:吴婷婷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皂君东里甲38号农科附小分校
邮编:100081
电话:13164256615
编号:
文章题目:通过多形式的自主习作修改,提高学生读者意识
内容提要:我们常常感慨学生习作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
一方面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的少,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感悟,另一方面学生感到无从下笔,不知详略结构如何安排,归根到底是写作目的不够明确,缺乏读者意识造成的。而习作的修改一直也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耗时低效的环节,本文将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形式引入这一环节,探索了几种有效的方法,力图在此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学生的读者意识。
主题词:自主修改 读者意识 自评 批注
正文:
通过自主习作修改,提高学生读者意识
我们常常感慨学生习作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一方面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的少,缺乏思考感悟,另一方面学生感到无从下笔,不知详略结构如何安排,归根到底是写作目的不够明确,缺乏读者意识造成的。读者意识是指作者在写作时心目中必须有自己的读者群体,在内容的确定、形式的选择、表达的技巧上都要为自己的读者群体考虑。元代陈绎在《文说》中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作文和读者的关系,他认为,写作应根据不同的读者选择不同的语言和语言的表达方式:朝廷之文,圣贤道德之文气宜“肃”,长江大海、军阵英雄之文气宜“壮”,山林风月之文气宜“清”,通人达士、宴乐之文气宜“和”,侠客高士、鬼神之
2
文气宜“奇”,富贵美人、宫苑之文气宜“丽”,上古人事、游览古迹之文气宜“古”,大功业人,登高眺远之文气宜“远”。国外的作文教学早已把“培养读者意识”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如英国在教育和科学部颁发的《英语:5-16岁》文件中,总目标部分就对学生写作提出“针对写作目的和预期读者采用合适的文章体式”的要求;在第二阶段写作五级水平达标标准中也明确写明“为多种目的和读者,写各种类型的文章,并注意激发读者的兴趣。”日本的写作教学强调写作必须要有读者意识,在《小学国语学习指导纲要》要求对各年级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对象意识训练,低年级要“考虑写作的对象和目的”,中年级要“依据对象和目的进行写作”,高年级“要考虑依据目的和意图,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明确为谁而写,为什么而写。而我们的学生从学习写作的第一天起,作文的读者几乎只有语文教师一人。学生在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时,从未考虑针对不同的读者应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这样一来,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失去了其交际性,这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学生不知道作文是写给谁看的,就难以体会到写文章的价值和交际作用,当然也难以产生那种直接交流的愉悦感,难以激发表达的冲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习作的兴趣,影响学生端正审慎的写作态度和持续写作动力的形成。所以必须让学生的作文有活生生的真实的读者,才能刺激学生作文的欲望,也只有具备真正的读者,学生才会肯定自己作文的价值。只有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他们才会自觉地有效地写作,写出富有个性化的灵性飞扬的作文。
一、对习作过程中读者意识缺失的再思考
长期以来,读者对象一直被老师所垄断的现状不仅造成教师
3
工作繁重而低效,更严重的是学生不明白习作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全凭教师分析讲解布局谋篇,写作手法等,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只会按照教师讲授的思路将事情记叙下来,或者根据自己阅读的积累模仿照搬。学生没有思考我的习作给谁看,他们希望看到什么,怎样写他们会更爱看等问题,加剧了学生“读者意识”的淡化。所以,我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在作文评讲环节改变作文评价的主体,增大同伴间交流与分享的力度,将自主习作修改与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有机结合起来。
二、通过自主习作修改的方法树立学生读者意识的几种方法
(一)、自改法。是指学生在完成习作后,通过教师的相关指导后,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我评改,完成对自我习作的反观。这一模式中教师的指导主要是给给学生提供可供自我评价的依据,感受读者的阅读体验,树立读者的意识。学生根据指导,自读自评自改,完成从作者到读者的完美转型。这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之外,体验作品对于读者的意义,从而能够以移情的形式,从读者角度思考自己的写作过程,形成读者意识。在评改过程中触动写作过程留下的遗憾及失误,完成默化的自我升华。我会制定自评表格,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从读者的角度自己对习作有直观的认识。例如在习作《难忘的一句话》中,我列出这样的评价项目:
习作选材新颖,有意义,能够吸引我 故事的来龙去脉清楚,结构清晰 A. B. C. A. B. C. 重点的段落具体、生动,运用修辞方法 A. B. C. 我能够感受到习作中充满真情,打动我 A. B. C. 语句通顺,阅读顺畅,错别字少 A. B. C. 每个项目对应三个等级,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先对自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