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犯罪心理学考题题库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7 8:05: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犯罪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最新)

第1次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题

1、犯罪行为:作为罪体构成要素的行为,是指行为主体基于其意志自由而实施的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身体举止。

2、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行为人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3、犯罪动机:就是指刺激、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 4、犯罪类型:所谓犯罪类型,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将复杂的、各种各样的犯罪现象划分为不同的犯罪类型。

5、犯罪行为发生的常见模式:就是指常见的犯罪行为的模式,有渐变型、突变型和机遇型。

6、情绪型动机犯罪:又称情感型或感情型动机犯罪,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犯罪行为。

7、社会化过程:社会化过程指人学习社会文化,培养社会性,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具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8、冰山理论:是指眼睛所看到的总是远远小于看不到的,而且浮在水面上的是容易解决的问题,水面下的才是最难处理的问题。 二、不定项选择

1、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这些心理因素包括(①②③④)等。

①认识 ②情感 ③意志 ④性格

2、犯罪心理学要为制定和运用犯罪对策的人员提供心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增强犯罪对策的(②)。

①针对性 ②有效性 ③科学性 ④客观性 3、犯罪心理结构的亚结构包括(②③④)。

①行为结构亚结构 ②动力结构亚结构 ③调节结构亚结构 ④特征

结构亚结构

4、侵害对象的确定和实际存在和有利于犯罪的现场条件和气氛等属于犯罪行为的(③)。

①实际条件 ②必要条件 ③情境条件 ④有利条件 5、(④),是犯罪心理形成的标志,也是内外化机制的结合部。 ①确定犯罪目的 ②明确犯罪动机 ③不良行为的尝试 ④犯意的萌发

6、(①)是犯罪人犯罪心理的外化,而犯罪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之间最直接的联系点是(③)。

①犯罪行为 ②犯罪目的 ③犯罪动机 ④犯罪结果 7、犯罪动机形成的条件是(①②③)。

①必须有成熟的犯罪心理 ②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 ③必须存在外部诱因 ④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8、犯罪行为发生的常见模式有(②③④)。

①偶然型 ②渐变型 ③机遇型 ④突变型

9、意大利精神病学家,犯罪学家龙勃梭,依人类学的观点,将犯罪人分为(①②③④)。

①生来犯罪人 ②激情犯罪人 ③精神病犯罪人 ④机会犯罪人 10、物欲型动机犯罪主要有(①②④)等。

①抢劫罪 ②贪污罪 ③杀人罪 ④受贿罪 11、信仰型动机犯罪, 我国主要表现为(②④)类型。

①科学信仰 ②政治信仰 ③个人崇拜 ④封建迷信信仰 12、(②)是犯罪人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形成的一种内心体验和心理痕迹。 ①犯罪体验 ②犯罪经验 ③犯罪经历 ④犯罪过程 13、犯罪少年在意志上有(①②③④)的特点。 ①明显的两极性 ②冒险性 ③易受暗示性 ④意志的盲从性 14、冲突型女性犯罪人又称为(③)。

①病态人格的女性犯罪人 ②社会病态者 ③神经过敏的女性犯罪人 ④消极型女性犯罪人 15、女性犯罪行为的基本特点是(①③④)。

①欺骗性大 ②依附性强 ③隐蔽性重 ④暴力性小 三、简答题

1、简述犯罪心理学的作用。

答:(1)通过研究犯罪人的心理痕迹、心理状态可以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可以提高审讯的效果;(2)通过研究和掌握犯罪心理形成的规律,可以有效地预测及预防犯罪。

2、犯罪心理结构与个性心理结构的关系是什么?

答:(1)从因素分析角度看,犯罪心理是个性心理结构多种畸变因素的总和,且犯罪行为方式与特点反映其个性特征;(2)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看,犯罪心理结构与不良个性的形成,与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缺陷相关。

3、影响犯罪行为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答:(1)犯罪行为人因素:已形成犯罪心理结构的人要实施犯罪行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足以实施该种犯罪行为的体格、作案的知识和技能、作案的时机的确定以及作案工具的准备等等。(2)犯罪行为情境因素:已形成犯罪心理结构的人要实施犯罪行为,还须具备犯罪行为情景条件,如侵害对象(人或物)的确定和实际存在,有利于犯罪现场条件和气氛等。

4、影响犯罪人心理失衡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①犯罪经历。犯罪经历不同,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的心理稳定性便有所不同。 ②犯罪人的个性。犯罪人的认识、情感、意志、态度无不影响到他在犯罪时的心理稳定性。

③犯罪的准备程度。就心理准备而言,犯罪动机越强,越会不顾一切地去实施犯罪,不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就物质准备而言,犯罪准备越充分,预谋月周密,犯罪时心理越稳定。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犯罪心理学考题题库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3aim437wf9epjx24qwd4i6jo0x1m70129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