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八年级地理下册识记内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14:19: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长 山 头 中 学 长 山 头 中 学 长 山 头 中 学 长 山 头 中 学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清单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知识点一 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①气温:自南往北,维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海南岛长夏无冬,黑龙江长冬短夏。

②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东南沿海山清水秀,西北内陆沙漠、戈壁广布。

③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第一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第三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①人类活动差异显著。例如: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②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显著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耕地 旱地 水田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棉花、水稻、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甜菜 甘蔗等 交通 以陆路运输为主 水运仍然是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较厚

知识点二 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我国的省、县、乡三级,与省同级的还有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与县同级的还有自治县、县级市、县级区等;与乡同级的还有镇等。我国的温度带,从北到南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区。我国的干湿地区有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我国的水系有内流区和外流区之分,外流区可以分为太平洋流域、印度洋流域和北冰洋流域。

(2)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每个大的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地理差异仍然显著,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地区。 名称 位置范围 主要省区 划分依据 包括东北三省、北方地区是我北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黄河中下游各国季风气候区方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省的全部或大的北部地区,1地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部,以及甘肃省月0℃等温线和区 北,东临渤海、黄海 东南部和江苏、800毫米等降水安徽的背部 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南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包括长江中下部地区,1月0℃方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游、南部沿海和等温线和800毫地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南海 西南各省 米等降水量线以区 南 西 包括内蒙古、新非季风区,深居第 1 页 共 1 页

长 山 头 中 学 长 山 头 中 学 长 山 头 中 学 长 山 头 中 学

北西北地区答题位于大兴安疆、宁夏、和甘内陆,400毫米地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肃西北部 年等降水量线区 尔金山以北 以西 青青藏地区是一藏位于横断山以西,昆仑山—包括西藏、青海个独特的地理地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 和四川的西部 单元,海拔高,区 气候寒冷 (3)四大地理区域的界限及主导因素

①青藏地区就是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它与其他三个地区划分的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从它的外侧划出了一条线,大体上是沿3000米等高线划定的,所以划分这条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②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比较接近,但不完全相同,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它接近于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夏季风是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所以这条线的划分受夏季风的影响很大。 ③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这条线是1月0℃等温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所以这条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1)位置:北方地区答题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

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我国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知识点二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骨子。 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3)黄土地农业发展: 制约条件 措施 发展方向 灌溉水源不足,春旱跨流域调水,如南水节水农业 严重 北调等 第一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知识点一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

林省、辽宁省。

(2)地形: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知识点一 黑土地 黄土地

知识点二 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第 2 页 共 2 页

长 山 头 中 学 长 山 头 中 学 长 山 头 中 学 长 山 头 中 学

(1)发展条件

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 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上坡两最多的粮食产量基地。

(4)问题与措施:垦荒扩大耕地,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2)黄土地貌: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

知识点三 严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黄土土质疏松、许多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物质易溶于水 生态环境恶化 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危害:土壤肥力下降,破坏了农田和村庄,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泻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以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3)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是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4)黄土高原是风力搬运堆积而形成的。

知识点三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资源条件: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2)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一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

(3)分布特点:工业主要分布在矿产地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

第二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知识点一 文明的摇篮

(1)位置、范围: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沿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的东南部。 (2)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如传统的民居是窑洞;信天游是富有地方民俗的陕北民歌等。

知识点四 水土保持

(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2)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

(3)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例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知识点一 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2)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知识点二 风出来的黄土

(1)黄土高原的来源:多种假说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风成说”,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第 3 页 共 3 页

长 山 头 中 学 长 山 头 中 学 长 山 头 中 学 长 山 头 中 学

(3)城市职能:北京市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冬季温暖湿润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知识点二 历史悠久的古城

(1)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方方正正,布局均衡对称,堪称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

(2)旅游名胜: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另外还有四合院、胡同、牌楼等。

知识点二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发展条件: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

地多为水田;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2)主要粮食作物:水稻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甘蔗、橡胶。 水果:柑橘、橡胶、菠萝等。

知识点三现代化的大都市

(1)重点功能区: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林、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

(2)现代化交通网: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3)建设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知识点一 江海交汇之地

(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 浙江省背部地区。

(2)位置的重要性: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焊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知识点一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冬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知识点二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附属繁华之地,城镇繁华。这里有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还有苏州、扬州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作为古都名胜古迹众多。中华门是明朝初期都城的正南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堡。 (1)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是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投资环境最佳、经济内在素质嘴还的地区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优越,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经济综合性较强。仔中国加入WTO的历史背景下,积极应对全球经济竞争的挑战,进一

第 4 页 共 4 页

搜索更多关于: 八年级地理下册识记内容 的文档
八年级地理下册识记内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3cjz1ujw79acj29pw6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