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基于ipran的E1承载方案的讨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4 3:09: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基于ipran的E1承载方案的讨论

【摘 要】随着IPRAN设备的大规模入网,各种专线业务已经在网络中大规模运营已经提到运营商的议事日程,IPRAN网络的组网应该如何实现是目前讨论的一个热点。本文就IPRAN网络E1承载方案进行讨论,总结了几种IPRAN网络E1承载的方法。

【关键词】IPRAN;E1承载;承载网

近些年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告诉发展,对移动基站的承载有了新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设备终端、业务应用、带宽流量。终端销售方面,2010年底~2015年,智能手机年复合增长(CAGR)23%,平板电脑年复合增长65%,产业链方面逐渐成熟。应用方面,移动用户的消费模式向固定向固定互联网趋同,大量数据业务出现。为了适应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消费需求,无线技术不断创新。目前,3G网络已经开始大规模部署,下载速率从2.8Mbps~40Mbps不等;LTE网络开始试商用,4G网络标准在加速进展中。无线带宽的增加、LTE网络的部署都会带来新的承载需求:无线带宽成倍增长,LTE阶段更加注重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1.现有的移动基站承载技术及发展要求

1.1现有的移动基站承载技术

目前移动基站的承载主用采用MSTP/SDH技术,该技术本质上是纯物理层时隙交换技术,没有统计复用功能,不能适应大带宽的数据洪水冲击。具体表现在:

1)统计复用效率低:MSTP刚性管道,没有统计复用共享功能,汇聚核心层业务流量压力大。

2)网络调整困难:基站插花式扩容或归属调整,每个节点都要调整,涉及大量割接工作。

3)无法应对LTE阶段:X2接口需要mesh连接和本地交换,LTE大带宽冲击MSTP网络。

4)E1组网效率低:基站出大量的E1,需要BSC预留相应的E1容量。

5)不利于网络扁平化:三层环状网络浪费网络带宽,不利于扁平化组网。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下一代移动回程网提出了诸多需求,包括:带宽容量、安全可靠、多业务承载、服务质量、时钟同步、操作维护等。

搜索更多关于: 基于ipran的E1承载方案的讨论 的文档
基于ipran的E1承载方案的讨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3d047mlnd1cf865breu5a66i6tmib010r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