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师招考心理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资料仅供参考
小学教师招考教育学试题及部分答案(九)
一、 选择题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诞生了夸美纽斯的《B__ 》。 A.教育论 B .大教育论 C .普通教育学 D .师说 E 。理想国 2.“拔苗助长”违背了 _C_____ 教学原则。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E.尽力性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
3.当前中小学教学中运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主要有 ABCDE. A.投影 B.录像 C.模型 D.计算机 E.录音 4.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__ABCDE___ 。
A.创造性 B .示范性 C .长期性 D .重复性 E.主动性 5.课程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影响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____ABCD__ 。
A.传统道德因素 B.人的身心发展因素 C.科学文化因素 D.社会因素 E.领导因素
6.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要对学生的 _____B____ 负责。 A.思想品德发展 B.身心发展 C .智力发展 D .全面发展 E.能力发展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 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三、填空题
1、 19世纪德国教育家 _____ _______ 的《 __________ 》是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学专著。
资料仅供参考
2 、“双基教学”指的是 _____ _____ 和 __ ________ 教学。 3 、体育的中心任务是 __________ 。
4 、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强调的,一是 __________ 结合,二是贯彻 __________ 精神。
5 、学校美育的内容包
括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四、简答题:
1、具体阐述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概述教学中存在的客观规律。 五、论述题
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小学教师招考教育学试题及部分答案(十)
一、填空
1、 教育学是以研究________为对象的一门___科学。 2、原始形态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__。 4、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
6、1922年经过的“___”学制、基本参照__国的学制,一般又称“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参考答案:1、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社会
2、教育融合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之中;教育具有平等性、普及性;教育水平低
资料仅供参考
3、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能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4、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系统专业知识;深化的教育理论知识 5、遗传;环境;教育 6、壬戌;美国;六、三、三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____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凯洛夫 D 苏霍姆林斯基 2、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_____ A 备课 B 排课表 C 批改作业 D 教研活动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______。
A 顺序性与阶段性 B 特殊认识过程 C 发展不均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4、按教学的任务分,课的类型有______。 A 谈话法 B 复习课 C 单一课 D 综合课
5、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____。 A 孔子 苏格拉底 B 孔子 亚里斯多德 C 孟子 柏拉图 D 朱喜 苏格拉底
6、“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_____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 布鲁纳 C 巴班斯基 D 赞可夫 7、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______。
A 共同的奋斗目标 B 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参考答案:1B 2C 3AD 4CD 5A 6C 7A 三、判断并改错
资料仅供参考
1、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参考答案:
1、错 校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活动。
2、错 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四、名词解释
1、学制: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2、课堂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五、简答题
1、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答: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感。 ②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答:①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②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③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小学教师招考教育学试题及部分答案(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