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制度改革及应对措施
关于中考的改革及应对措施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与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海口实验区xxxx年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试行)已经出台了。受江志指派,我参加了市局组织的中考中招会议。现就海口市中考制度改革的相关内容做如下陈述:
一.进行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因
1.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是课改的瓶颈,关系到课改的成败。
课程评价在课改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又因其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而成为课改条件下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80年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理论不能说不,目标也不能说不高远,但课程体系、教材构架和评价方式不变,素质教育就难以落到实处。考试成绩的硬指标成了衡量学校办学质量、教师水平、学生能力的依据。所谓“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终造成“寒窗苦读十二载,高考三天定乾坤”的惨烈局面。
课程改革是人性化的、以人为本的、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终极目的。新课程下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也因此而沁透了人本。其内容包括两个维度------学业考试和综合素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3
质评定制度,是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完美结合。
------降低甄别和选拔功能
------人性化、生活化、关注现实降低考试的偶然性 学业考试的问题设计促进学生发展
------关注个体差异,给学生以选减轻压力,树立自信心 择空间的出题思路
------评价技术上过程评价和结果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潜能、
综合素质评价并重个性、创造性的发挥
评定------评价指标和评价载体的多元化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课程改革的精神下,中考的地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
①中考是终结性评价,而这一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又是通过过程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和成长记录来推动和实现的。
②学业考试成绩仅仅是综合素质评价单中五大领域之一(基础性发展目标、学科学习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爱好特长、情况)。
③学业考试本身也是过程性评价。从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发挥的角度,从培养学生具有自信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说,学业考试成为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成为教育过程的一部分。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3
在课程改革的精神下,综合素质评价的地位也较之学籍档案有了显著的变化.这里不再赘述。
2.是新型人才观的需要(参考校本培训材料中现代教育学理论多元智力学说、建构主义理论,上网查找关于“默会理论”)
3.是时代的需要(工业化时代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后工业化时代”的不同教育和需要)
二.从新老中考比较看中考及评价制度改革 老中考 新中考 考试时机
毕业考与中考分开 两考合一称为学业考试 (学业发展目标) 考试内容 语、数、外 物、化、政
教育部,考试成绩,初中毕业,课程改革,学校招生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