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提升练21
语段综合练(一)
(时间:40分钟 分值:44分)
一、(2020·新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1分)
紫禁城建造之初,就对排水系统进行了( )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紫禁城地面顺应地理环境,整体走势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紫禁城内的排水沟渠全部( )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又与紫禁城墙外侧52米宽的护城河相连,之后同周边的外金水河、中南海等水系相通。形成一个庞大的__①__。在紫禁城内部,则用干沟、支沟、明沟、暗沟等排水设施沟通各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营造了一个主次分明、明暗结合的__②__。雨水降落时,一部分雨水落在建筑上沿着屋顶琉璃瓦落到地面,之后再顺着明沟流到地下暗沟沟口。还有一部分雨水直接形成地表径流,顺地面流入院落和房基四周的石槽明沟,明沟若遇有台阶或建筑物,则( )“沟眼”,汇入暗沟。地干暗沟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雨水排入暗沟以后,再由支沟( )到干沟,经干沟排入内金水河。历史上整个系统固定时间淘挖养护,近年来,又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保护工作,所以无论雨量多大,故宫__③__。可以说,故宫排水系统沉淀着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才造就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精准 流向 经过 汇聚 B.精准 通向 穿过 汇集 C.精巧 通向 经过 汇集 D.精巧 流向 穿过 汇聚
B [“精准”,指非常准确,精确。“精巧”,指(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结合上文“紫禁城建造之初,就对排水系统进行了”以及下文“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可知此处指的是测量的准确,应该用“精准”。“通向”,要到达目的地的方向,没有障碍。又与目的地的连接无阻断。“流向”,①水流的方向;②指人员、资金、货物等的流动去向。结合上文“紫禁城内的排水沟渠全部”以及下文“内金水河……外金水河、中南海等水系相通”,可知此处指的是“沟渠”,应用“通向”。“经过”,一指通过,二指经历的过程,三指从某处过。“穿过”指从一个地方经过另一个地方到达第三个地方。结合上文“明沟若遇有台阶或建筑物,则”以及下文“‘沟眼’,汇入暗沟”,可知此处的水流“通过”“沟眼”;也可以指“从一个地方经过另一个地方到达第三个地方”,用“经过”“穿过”都可。“汇聚”指聚集。“汇集”连在一起、聚集。二者没有明显区别。]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工匠精神”世代传承,沉淀在故宫排水系统中,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才拥有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
- 1 -
B.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积淀在故宫排水系统中,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才造就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
C.故宫排水系统沉淀着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才拥有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
D.沉淀着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的故宫排水系统,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才造就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
C [原句压缩后为“系统造就功能”,主谓、动宾搭配不当。A项,主谓搭配不当,语句压缩后为“工匠精神拥有功能”,“工匠精神”与“拥有”不搭配。B项,主谓搭配不当,“工匠精神”“积淀”不搭配;动宾搭配不当,“造就”“功能”不搭配。D项,动宾搭配不当,“造就”“功能”不搭配。]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5分)
[解析] 第①空,根据上下文提到的“排水沟渠”与“内金水河”“护城河”“外金水河”“中南海”。可见故宫的排水系统形成网络,多条河流共同发挥作用。故第①空可填“自然排水网络”。第②空,根据上文重点提到的“石槽明沟、暗沟、支沟、干沟”等重点排水设施,第②空可填“人工排水网络”。第③空,根据上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保护工作,所以无论雨量多大”,再结合全文,可知第③空填“都无积水之弊”。
[答案] ①自然排水网络 ②人工排水网络 ③都无积水之弊 二、(2019·大连一模,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12分)
珠峰没有关门,游客尚可观赏。对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渴望离她再近一点。登山爱好者把登顶珠峰作为人生目标,________的普通游客也想在珠峰大本营一睹珠峰的雄壮。但对珠峰来说,或许①“保护”比“征服”更有意义,更为迫切。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局长介绍,由于登山运动的普及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原本生态________就岌岌可危的珠峰,环境承载力正逼近极限。定日县珠峰管理局统计,2018年以来,自治区组织清理珠峰保护区海拔5 200米以上的垃圾8.4吨。极寒之地的环保难度________,7 000米以上清运垃圾,( )。一个随手丢弃的登山绳②、饮料罐,工作人员可能都得冒着生命危险清理。人的________和自然的宽以待人让如今的珠峰陷入了垃圾处理的难题中。官方的澄清声明向更多珠峰来访者透露出一个信息③:珠峰永远敞开大门迎接更多人,但每一个登山的人要带着垃圾离开。一纸包含进退的“谢客令”,进是珠峰环保的进步,退是人类活动的让步。虽说“珠峰无限期关闭”是误读,但也给所有向往珠峰的人提了个醒: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④,这才是对自然最大的敬畏。
4.文中四处画横线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2 -
A.① C.③
D [D项,逗号改为句号。]
B.② D.④
5.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3分)( ) A.拟人 比喻 对偶 C.拟人 夸张 借代
B.夸张 比喻 对偶 D.反复 借代 比喻
A [“神秘的面纱”比喻珠峰真面目;“敞开大门迎接”是拟人;“进是珠峰环保的进步,退是人类活动的让步”是对偶。]
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熙熙攘攘 形势 显而易见 为所欲为 B.纷至沓来 形势 不言而喻 随心所欲 C.熙熙攘攘 形式 不言而喻 为所欲为 D.纷至沓来 形式 显而易见 随心所欲
B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熙熙攘攘:状态词。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根据语境,“纷至沓来”更合适。形势:指人事上的强弱盛衰之势;事物的发展状况。形式:事物的形状、结构等;指把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方式及其表现方式,与“内容”相对。根据语境,此处指生态的发展状况,应该用“形势”。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根据语境,用“不言而喻”更合适。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为所欲为”语意较重,根据语境,用“随心所欲”更合适。]
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不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因为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 B.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而且只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 C.只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而且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 D.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所以不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
C [从后文的“工作人员可能都得冒着生命危险清理”看,此处是在说“7 000米以上清运垃圾”需要人力搬运,可排除A、D两项。再比较B、C两项,先强调只能依靠人力搬运,再说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衔接更自然,故选C项。]
三、(2019·石家庄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2018年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人们欢欣鼓舞。________一些“50后”来说,改革开放前后20年中国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征程。我们党带领人民激荡起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热潮。“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40年砥砺奋进,40年众志成城,但成就的取得并非________,多少平凡的群众在
- 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