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综合治理“进校园”方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0:51: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翠屏区凉姜中心学校

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学校”

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有效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切实改善校园环境及其周边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带头和表率作用,我校根据区教文件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改善人居环境”的重大决策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部署,大力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学校”活动。加强领导,统筹组织,集中力量,分类指导,找准薄弱环节,突出整治重点,创建整洁优美、节约环保、文明和谐校园,发挥学校引领作用,助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通过集中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到年底,校园脏乱差现象得到全面治理,安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师生文明素养得到较大提高,育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主动发挥教育部门的优势,实施“小手拉大手”主题实践活动和“抵制零食,守护健康”主题教育活动,走出校园,服务社区,为全社会开展的综合整治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治理

1、创建整洁优美校园。切实治理校园环境,绿化美化校园环境。 (1)坚持清洁化标准,做到干净卫生。保持校园清洁,着力避免出现痰迹、烟头、纸屑、瓜果皮核及其他垃圾、污水等,生活服务区基本做到无蝇、无鼠、无蟑螂、无蛛网、无尘、无污物、无异味。

(2)坚持秩序化要求,做到整齐规范。校内杜绝车辆乱停、物品乱放、摊点乱摆、广告乱贴、房屋乱建、墙壁乱涂、线网乱拉等现象,特别是学生食堂生产加工流程规范有序,学生宿舍物品摆放整齐。

(3)坚持优美化目标,达到悦目宜人。结合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制定校园绿化美化中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积极绿化美化校园,营造自然优美,体现学校特色、彰显校园文化的育人环境。

2、创建节约环保校园。结合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创建节约型、环保型学校,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优美型社会做出表率。

(1)切实节约能源资源。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教育,促进师生树立节约观念,养成节约习惯;推广节能技术,进行节能改造,加强节约管理,降低能源、资源消耗。

(2)加快推进改水改厕。逐步推进学校标准化改造,实施新农村卫生校园建设工程和饮用水改造工程,加强学校饮用水源监测,确保用水安全。

(2)努力保护校园环境。增强环保意识,使用环保材料,减少污物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净化学习、生活空间。加强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管理,在教科书循环使用中使学生受到节约教育、互助教育和卫生与健康教育。

3、创建文明和谐校园。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法制宣传,普及法律常识和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开展防灾救灾演练,建立教育风险管理服务保障体系。

(2)提升文明素养。在广大学生中进一步倡导“八荣八耻”、“五讲四美三热爱”,严格遵守“学生守则”,树立文明新风尚,增强学生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和文明、环境意识。

(3)营造和谐氛围。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师生员工意愿,以师生满意为目标,建设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职工之间、干群之间、干部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发挥学校示范引领作用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学校各种阵地和宣传媒体,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既要加强对师生的宣传,又要积极配合社区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社会宣传,扩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社会影响。

2、强化教育,培养习惯。坚持以课堂为主渠道,抓好环境教育,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相关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和班团队活动,在师生中广泛开展文明卫生常识、法律法规知识等的普及培训工作,转变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全体学生中集中开展一次为期半年的“抵制零食,守护健康”专题教育活动。将专题教育活动列入校本课程,每周一课时,各校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或编写教学内容,选派精干力量实施教学,做到内容、时间、教师、教学、效果“五落实”。通过专题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吃零食的危害,从而形成自觉抵制零食的行为。

3、开展活动,丰富载体。广泛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丰富形式,搭建载体。

(1)开展“学守则,改陋习,做合格学生”活动。结合年初工作安排,利用班队活动和社会实践,广泛开展《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贯彻活动,增强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2)开展“小手拉大手”主题实践活动。利用爱国卫生月、法制宣传月、节能宣传周、环境日、植树节、劳动节等时机,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区开展卫生大扫除、义务植树、帮助孤寡老人等活动;组建“义务小交警”、“文明劝导员”“环境小卫士”等多种文明志愿服务队,在街道、社区和村庄开展文明劝导、文明督查等工作;鼓励学生

自觉承担劝导、督促家长、亲友和社会公众讲卫生、讲文明、爱环境的责任,实现“劝导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标,带动家长及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3)开展“万名学生写家信”活动。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以“摒弃陋习,讲究文明,共建美好新宜宾”为主题的“万名学生写家信”活动,带动家长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要给父母写一封信,在班上(或学校)参加交流或评比,在家里学习或张贴,以促使家庭成员摒弃陋习,养成良好习惯。区教育局将组织主题家书评奖活动,对优秀家书作者、指导教师、组织单位给予奖励。

三、主要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环境治理的根本在于人的文明意识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学校是教授知识的场所,是传播文明的阵地,是培育人才的摇篮,不仅要自觉地讲卫生、讲文明、爱环境,而且还要承担起带动社会讲卫生、讲文明、爱环境的责任。各级各类学校要克服消极思想和厌倦情绪,提高危机意识,通过组织动员、学习宣传等措施,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的重大意义,大力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通过学校环境治理,助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上新台阶。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是教育系统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各校必须落实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和“一岗双责”责任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工作人员,保证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位。学校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细化方案,增添措施,

搜索更多关于: 综合治理“进校园”方案 的文档
综合治理“进校园”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3hpd8i77u4qfr016rq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