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尊重教材 3、不拘泥与教材
二、思想政治教材处理的内容和方法(P213) 1、恰当安排教学内容结构 2、合理取舍教材内容 3、积极突出教材重点 4、有效突破教材难点 5、灵活运用教材所留空间 6、有效升华教材主题
三、思想政治教材处理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针对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
高中部分知识点补充
第一部分:高中政治必修教材设计与编写 一、编写体例 (一)开篇:《致同学们》
1、怎么看待这门课(本课程的研究对象,课程与学生成长的关系,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2、如何使用这本教材(教材是如何呈现,如何把握教材中不同栏目) (二)单元(包括导语和综合探究)
1、以生活主题组织知识内容(有序言、知识结构图表,简介该单元的内容及意义) 2、导语的作用:引入话题,承前启后,揭示单元主要内容,需达成主要目标。 3、综合探究的特点:实践性、开放性。 4、综合探究着眼于:(1)学生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2)本单元教学内容;(3)学生调查分析合作交流探究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
5、综合探究的地位作用:教材的系统化和进一步深化,有机组成部分。 (三)课 1、构成:导言+N框 2、导言:(1)源于学生生活,切合学生心理体验和认知发展特点;(2)体现参与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意识;(3)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激发学习兴趣。 (四)框 1、构成:N目(正文和辅助文)
2、正文: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结论等是学习的主体,承载课程与教材内容目标。 3、辅助文:对正文的补充、说明、解释。(包括以下三点) (1)名词解释 (2)相关链接 (2)专家点评。
二、内容框架
(一)经济生活: 1、生活与消费 2、投资与创业 3、收入与分配 4、面对市场经济 (二)政治生活 1、公民与政治生活 2、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4、当代国际社会 (三)文化生活 1、文化与生活 2、文化传承与创新 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4、发展先进文化 (四)生活与哲学
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4、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三、教材呈现方式(关注过程性和探究性,突出可读性和趣味性) 1、以生活为基础,关注过程和方法
生活主题主要有:①基于案例 ②基于情境 ③基于问题 2、图文并茂,凸显可读性和趣味性 四、活动设计的类别(7类) 1、体验感受类 2、举例说明类 3、观点辨析类 4、材料分析类 5、查阅资料类
五、教材的主要特点
1、以思想政治观点统领知识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
2、学科逻辑服从生活逻辑,加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3、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4、创新呈现方式,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第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课标解读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安排
必修课程——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
选修课程——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二、设立选修课程的目的 (一)满足升学和就业需要。
(二)满足学科领域的拓展性学习需求。 (三)体现特殊价值和需要。 三、选修课程呈现的特点 (一)着眼于推介
(二)具有鲜明的专题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