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某地煤矿煤XX沟矿区露天精查(最终)地质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4 2:24: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煤层对比 (一)煤层对比方法 1、标志层法

6号煤层本身厚度大、层位稳定、结构复杂,是查干淖煤田最好的地层对比和煤层对比依据。 2、层间距法

5号煤层距6上煤层间距稳定,一般在20m左右,6号煤层距8号煤层8~15m。利用煤层间距在相邻钻孔的稳定性进行对比,也能取得一定效果。 3、物性特征对比法

6号煤层物性特征明显,视电阻率曲线呈高阻锯齿状,人工加码曲线呈箱形低密度,与其它煤层的物性特征极易区分。

不同岩性有着不同的物性反映,同一沉积环境有着相似的岩性组合,反映在物性曲线上也有相似的形态。因此利用测井曲线的幅值、形态及其组合特征进行煤层对比,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煤层对比可靠性评价

本次煤层对比直接使用原报告的对比成果,通过上述煤层对比方法的使用,6、9号煤层对比可靠,5、6上、8号煤层对比基本可靠。 第二节 煤质

一、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 (一)物理性质

区内煤呈黑色,风化后呈褐色,条痕褐黑~黑褐色,呈暗淡沥青光泽,局部可见油脂光泽,丝炭发育的层段显丝绢光泽。常见贝壳状断口,外生和内生裂隙不发育,脆性差。节理中局

部充填有黄铁矿及方解石薄膜。由于煤岩组分的差异,常见条带结构,块段构造。燃点一般为300度左右,燃烧为剧燃。残灰呈粉状~块状,灰白~灰色。煤风化后煤质疏松,呈土状,燃烧时火焰不大。 (二)煤岩特征 1、宏观煤岩类型

本区主要可采煤层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夹有镜煤、暗煤及丝炭条带,煤岩类型为半暗淡型,9号煤层以暗煤为主,为暗淡行。 2、显微煤岩组分:

区内煤层以丝质组为主,含量大于37.10%;稳定组分约占5%,以大小孢子为主,未发现低等植物的残迹,应属高等植物生成的腐植煤类;条带状丝炭化组分发育。镜煤平均最大反射率为0.5784%,属I级变质阶段。 二、化学性质 1、工业分析

(1)5号煤层:原煤水分(Mad)2.52~7.17%,平均4.95%;灰分(Ad)25.11~33.56%,平均28.75%;洗煤挥发分(Vdaf)38.16~44.81%,平均41.46%。

(2)6号上煤层:原煤水分(Mad)2.52~7.17%,平均4.95%;灰分(Ad)25.11~33.56%,平均28.75%;洗煤挥发分37.14~40.82%,平均39.26%。

(3)6号煤层:原煤水分(Mad)1.77~15.41%,平均5.50%;灰分(Ad)33.10~40.83%,平均36.41%;洗煤挥发分34.94~42.53%,平均39.06%。

(4)8号煤层:原煤水分(Mad)1.07~6.92%,平均4.13%;灰分(Ad)12.60~39.76%,平均26.01%;洗煤挥发分38.07~48.74%,平均42.09%。

(5)9号煤层:原煤水分(Mad)1.26~10.27%,平均5.09%;灰分(Ad)15.38~39.07%,平均29.59%;洗煤挥发分34.44~43.08%,平均39.84%。

综合上述,本区原煤水分不高,各煤层平均值在4.13~6.06%之间;原煤灰分平均值26.01~36.41%,以中高灰分煤为主;洗煤挥发分平均值39.06~42.09%,属于高挥发分煤。 2、有害元素 (1)全硫(St.d)

5号煤层:原煤全硫含量0.54%,属低硫分煤。

6上煤层:原煤硫分0.35~5.30%,平均1.84%;属特低硫~高硫分煤,平均为中硫分煤。 6号煤层:原煤硫分0.55~2.55%,平均0.90%;属低硫~中高硫分煤,平均为低硫分煤。 8号煤层:原煤硫分0.73~3.48%,平均1.47%;属低硫~高硫分煤,平均为低中硫分煤。 9号煤层:原煤硫分0.21~3.07%,平均1.13%;属特低硫~高硫分煤,平均为低中硫分煤。 (2)磷(Pd)

区内各煤层磷含量较低,变化不大,一般在0.0021~0.021%,为低磷分煤。 3、元素分析

可采煤层洗煤干燥无灰基炭(Cdaf)含量较高且变化稳定,各煤层平均含量变化在77.55~79.73%之间,氢(Hdaf)含量较低,变化不大,各煤层平均值一般在5.00~5.19%,炭氢比为16:1。氧(Odaf)含量较高,一般在14.46~15.16%之间,氮(Ndaf)含量低,各煤层平均值在0.90~1.31%之间。

综上所述:区内炭、氢、氧、氮四种元素含量稳定,原、浮煤相差不大,说明上述元素在无机组分中含量甚微。 (二)工艺性能 1、发热量(Qb.ad)

5号煤层原煤分析基弹简发热量(Qb.ad)18.19~22.29MJ/kg,平均20.38 MJ/kg,属中热值煤;6上煤层16.93~22.92 MJ/kg,平均20.34 MJ/kg,属中热值煤;6号煤层17.78~28.22 MJ/kg,平均22.76 MJ/kg,属中高热值煤;8号煤层17.97~27.80 MJ/kg,平均21.33 MJ/kg,属中高热值煤;9号煤层17.11~30.89MJ/kg,平均20.79 MJ/kg,属中热值煤。 2、煤灰成分、灰熔融性

区内各煤层煤灰成分主要为AL2O3和SiO2,二者含量可达80%以上;其次为CaO、Fe2O3等。 煤灰熔融性与CaO、FeO3等碱性氧化物的含量有着密切的负相关系。经测试统计,各煤层煤灰变形温度(DT)一般>1500度,属于高变形温度煤灰。 3、粘结性和结焦性

本区煤胶质层最大厚度0~6mm,焦渣类型1~5,表面本区煤的粘结性弱,结焦性差。 4、可选性

本区煤为非炼焦用煤,故筛分试验是按动力用煤系统进行的,1976年内蒙煤田地质公司117队在三道沟详查阶段采取生产大样三套,采样地点分别为牛连沟小窑、纳林沟煤矿、龙王沟小窑,浮沉试验选用1.4~1.8两级比重液进行,按中煤含量法进行煤的可选性等级评定,其结果如表4-2所示。

三、煤类

本区洗煤挥发分大于37%,一般在39.06~42.09%之间,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一般在0~6之间,焦渣类型1~5,根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结合原报告和周围矿区,确定矿区煤类为长焰煤(CY42)。本区煤的主要煤质特征见表4-3。

四、煤的工业用途 (一)煤质

1、区内可采煤层属中灰至中高灰分、低硫~中硫、低磷煤,煤类为长焰煤。 2、区内煤为中~中高热值煤。 3、煤灰为高软化温度灰。

某地煤矿煤XX沟矿区露天精查(最终)地质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3l8403utx797950l84o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