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统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咕咚》(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04: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20课《咕咚》(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认读课文中的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吓”、“羊”、“跟”、“都”、“怕”、“家”、“象”7个汉字。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思考、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比较朗读小动物“叫”的句子,体会小动物盲目听信和跟从他人,让事情越传越变 样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懂得遇到事情,不能光凭听到的就盲目地跟从,而应该做一个冷静思考 的聪明人。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说,你们一边模仿声音一边加上动作,

看谁模仿得最像。那我们就试试看吧。

青蛙叫起来了?呱呱呱,呱呱呱。 苍蝇飞过来了?嗡嗡嗡,嗡嗡嗡。

大雨下起来了?哗哗哗,哗哗哗。 小孩哭起来了?呜呜呜,呜呜呜。

师: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 声音呢?

师:咚,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咕咚》。

2.板书课题“咕咚”。 3.指导朗读课题。

师: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吧!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xià yáng gēn dōu pà jiā xiàng

吓 羊 跟 都 怕 家 象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 “跟”的偏旁是“足”; “都”的偏旁是“阝”; “家”的偏旁是“宀”。 (3)交流识字方法:

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口——吓、者——都、白——怕。 (4)你能读准下面的词语吗?

gū dōng shú diào lù táo mìng xiàng yě lán

咕 咚 熟了 掉下 小鹿 逃 命 大 象 野 牛 拦 住 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跟头 跟上 都会 都是 吓跑 吓走 怕人 可怕 大家 家人 大象 气象 三、精读领悟

师:认识了生字宝宝,再读课文就容易多了,请同学们快速的阅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全文共有 7 个自然段, 4 幅图,讲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也跟着跑起来,只有野牛没有跟着跑,并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1.师:教师范读第1、2自然段,学生跟读。 (1)兔子为什么跑呢?

它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叫。 (2)兔子一边跑一边叫,对谁叫?叫什么?

对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3)思考:小兔子认为“咕咚”是谁发出来的声音吗?

不是。他认为“咕咚”是指一种可怕的东西。

(4)“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你们应该怎样朗读这句话呢?

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2.师:朗读第3自然段,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 小猴子听了兔子的叫声,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 从哪儿看出来的?

小猴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师:此时,小猴子心里是什么感觉? 害怕。

应该怎样朗读这句话呢?

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啦”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3.师:小猴子那可怕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一下森林里可热闹了。 (1)第4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他们是什么样的反应? 狐狸、山羊、小鹿。

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2)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

他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它们了。 师:朗读“兔子”“小猴子”“大伙”说的话。

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小猴子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师:它们讲的话相同吗? 不同。 不同在哪里?

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 小猴子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 其他的动物以为“咕咚”吃他们来了。 你明白了什么?

他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师:就这样,很平常的一声“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一种很怪的

动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也怎样了?(也跟着跑起来。)

师:朗读第5自然段。

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呢? 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他拦住大伙问。 师:你能演示野牛拦住大伙的动作吗? 4.师:齐读第6、7自然段。 (1)“咕咚”究竟是什么?

“咕咚”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2)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他们都是什么样的表情呢?为什么会这样? 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他们知道了“咕咚”是熟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动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3)这时候,兔子等这些动物会想些什么呢?

我们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4)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该怎么办? 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四、巩固提升 1.我会扩词。

(部编版)统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咕咚》(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3pvp3wkug565jb3urou8mpoj7ocb000zr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