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水中漂流待救
第一节 穿着救生衣游泳
一、 穿着救生衣或救生服游泳
求生者自难船跳入水中后应迅速游离难船,尽快登上附近的救生艇筏。求生者可以采用仰泳、蛙泳、侧泳等泳姿游离。在游泳过程中,应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避免换气时呛水,采取鼻呼口吸的方式,同时应注意控制好呼吸节奏。 二、 避免出现肌肉痉挛
人在水中活动时,由于肌肉受到刺激而突然发生强直性收缩,造成肌肉痉挛(也可称为肌肉抽筋)。由于肌肉痉挛会妨碍求生者继续游泳,因此容易引起求生者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危及生命安全。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求生者应注意使肌肉放松和不断地变换游泳姿势。
一旦出现肌肉痉挛抽筋,必须大声呼救,设法得到其他人帮助。如果周围没有其他人,也不必惊慌失措,应始终保持冷静,通过水中自救的方法保证生命安全。发生肌肉痉挛常见部位是手指、手掌、脚趾、小腿、大腿和腹部等部位。无论肌肉痉挛发生在什么部位,都应及时采取拉长肌肉的方法进行自救,否则容易出现危险。 1. 手指肌肉痉挛解救法 如果手指肌肉痉挛,解救方法是先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伸直,反复做几次后即可消除痉挛。 2. 手掌肌肉痉挛解除法
手掌肌肉痉挛解除法是双手合掌向左右两侧按压,反复做几次后即可消除痉挛。
3. 大腿前面肌肉痉挛解除法 当大腿前面肌肉痉挛时,解救的方法是用同一侧手抓住痉挛腿的脚部,尽量使其向后伸直,反复做几次后即可消除缓解。 4. 大腿后面肌肉痉挛解救法
大腿后面肌肉发生痉挛,解救方法是用同一侧手按住膝盖,然后用另一只手抓住脚趾,尽量向上抬起或者双手抱住大腿是髋关节做局部屈曲动作也可得到缓解。 5. 小腿前面肌肉痉挛解救法
当小腿前面肌肉痉挛时,先用一只手抓住脚趾尽量向下压,借以
对抗小腿前面肌肉的强直收缩使其得到缓解。 6. 小腿后面肌肉痉挛
小腿后面肌肉痉挛是常见而多发的部位,解救方法是先用一只手按住膝盖,另外一只手抓住脚底或脚趾做勾脚动作,并用力向胸前方向伸拉,反复做几次以后,放松片刻,肌肉痉挛部位就可以得到缓解。
第二节 未穿救生衣漂浮
一、 未穿救生衣的落水人员面临的危险 1. 面临的危险
未穿着救生衣跳入水中,人员首先面临的是溺水问题。溺水是指水进入呼吸道及肺内时引起窒息,造成心跳、呼吸骤停,直接危及生命。溺水致死有两种情况:干溺死亡和湿溺死亡。干溺,是指人溺水后,其喉头肌肉痉挛,因而气道闭塞,导致窒息死亡;湿溺,是指人在溺水后,大量水分进入其肺部,不但不能被循环系统吸收,反而使血液中的水分大量吸入肺气泡肿胀而丧失气体交换功能,导致缺氧,并产生严重的肺气肿等并发症。 2. 溺水的原因
造成求生者溺水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1) 心理原因:因恐水而心情紧张,一旦遇到意外时,就惊慌失
措,动作慌乱,四肢僵直而导致溺水。 (2) 技术原因:因游泳技术不佳或技术失误出现意外等导致溺
水。 (3) 生理原因:指体力不支,饱食、饥饿,酒后等导致溺水。 二、 求生者应采取的行动
1. 尽快登上附近的救生艇筏
如果弃船时未穿救生衣而不幸落水,求生者应根据海面风和风浪情况选择合适的泳姿奋力游向附近救生艇筏。在海上求生环境中,最适宜采用下面的泳姿:
狗爬式:当穿着衣服和救生衣时,采用狗爬式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虽然这种泳姿的速度较慢,但耗能较低。
蛙泳:如果需要潜入水下穿越有油污、残骸或风大浪急的海域,请使用这种泳姿。这种泳姿可能更适合长距离游泳,它有助于保存体力,并且速度适中。
侧泳:这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泳姿,因为只需要使用单臂就可以维
持前进动力和浮力。
仰泳: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泳姿。它可以放松采用其他泳姿时绷紧的肌肉。
2. 尽快捞获漂浮物
如果周围没有救生艇筏,应努力找到并抓住大块的、比较安全可靠的、可用作救生浮具的漂浮物,并始终保持身体放松。
3. 采取仰浮泳姿
如果了解如何在海水中放松,溺水的危险就微乎其微。海水中含有约52种元素,海水比同体积的淡水更重。海水的密度约为1.025g/cm3,人体的密度接近1.0 g/cm3,所以人体易于漂浮在海面上,其自身具备的浮力至少能让头的顶部露出水面,但需要做某些动作,才能让脸部露出水面。
通过挺起腹部,伸展四肢,即可仰浮在水面。通过控制呼吸,可以保持脸部始终露出水面上。采用这种姿势漂浮,尽管部分头部浸在水中,但可以保持人员脸部露出水面,呼吸方便,甚至可以小睡片刻。仰面漂浮消耗体力最少。
4. 采取防止溺水方法
如果海面波涛汹涌无法仰浮待救,则可以转动身体使脸朝下浮在水中。此种防止溺水方法也称作水中求生方法,它是基于当肺内注入气体时人体产生的自然浮力。其目的在于保持人员在水面长时间生存,甚至包括那些穿着全套服装不会游泳的水中人员。防止溺水法可以节省水中漂浮人员的体力,而长时间采用防止溺水方法比通过游泳保持漂浮飞方法更容易。每位船员必须了解防止溺水法,因为它是一种没有救生设备漂浮在水面很好方式,这种方法可以描述为如下五步: (1) 放松体位:求生者深吸一口气,然后沉入水面以下。保持面部
朝下,脑勺位于水面。在这个位置,求生者沉入水中不会很深。 (2) 准备呼气:准备下一次呼吸时,保持身体和头部位置如图所示,
慢慢抬起双臂至与肩同高,双腿慢慢分开做类似剪刀形蹬水。 (3) 呼气:抬头使嘴刚好露出水面,经鼻子,嘴或者二者一起呼气。
如需要确定方向,求生者必须睁开眼睛。 (4) 吸气:当头与水面垂直时,向下摆动手臂,双腿并拢。空气随
之进入口内。注意手臂和腿的动作必须缓慢。 (5) 恢复至放松体位:放松双臂,同时双腿返回悬垂状态,面部重
新回到水中,恢复到“放松体位”。
重复上述步骤,可以保持求生者在水面附近漂浮待救。 5. 利用衣服自制临时浮具
落入水中,如果没有任何漂浮物或者救生衣帮助漂浮,则可以尝试利用上衣和裤子制成临时浮具漂浮待救。 1) 利用充气衣服漂浮
借助肩部充满气泡的上衣在水面漂浮是可行的,空气抬高衣服的背面和肩部,支撑人员浮于水面。充气的上衣也可用作疲惫的求生者在脱下裤子时的一种临时浮具。在上衣内产生气泡方法: (1) 基本方法
将衣领放回衣服内,有助于形成密封状态; 解开上面的衣扣,拉开衣领置于口鼻周围; 深吸一口气,腰部稍向前弯曲; 向衣服内呼出一口气;
一只手抓住并转动衣领以达到密封效果,可以防止空气从衣领逸出;
用另一只手和双脚划水游到水面;
若浮起过高,应紧紧抓住衣服的衣领和腹部部位,防止空气逸出;
定期向衣服溅水,防止衣服变干(干的材料容易使空气渗漏)。 (2) 其他方法
将衣领放到衣服内,有助于形成密封状态; 解开衣服上面的第二个衣扣; 深吸一口气,腰部稍向前弯曲;
将口鼻置于解开衣扣形成的洞内,向衣服内呼出一口气; 抓住此处的衣服,向下拉动;
用另一只手和双脚划水游到水面;
定期向衣服溅水,防止衣服变干(干的材料容易使空气渗漏); 根据需要重复上述步骤充气。 2) 利用充气裤子漂浮
在暖水中,可以尝试利用裤子作为临时漂浮用具。然而,在冷水中若将头浸入水下脱下裤子,利用裤子作为漂浮用具会产生不利影响:消耗热量和体力。
一旦裤子充足气体,应像穿着救生衣一样漂浮不动。必要时,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