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做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0:05: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做舟

一、问題的提出

笔者在习題教学中发现以下一些现象:学生普遍厌烦习題教学课;有些題目,学生在教师引导、分析后恍然大悟,但时间一久,依旧做错;教师对习題解題方法的归纳总结能提高学生解題的准确率,但学生的思维却被束缚了,易犯经验主义错误. 在找寻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时,习題教学的方法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中学物理习題教学的特点是对学生原有的物理认知结构进行重组和整合,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相对概括化、稳定化、清晰化的物理认知结构. [1]而传统的习題教学方法是学生模仿、被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无法使学生对知识和方法达到较高的内化层次.在物理习題课中应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科学探究在物理习題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 在习題教学中提出探究性问題的策略

(1)通过习題信息,学生主动发现和构思探究问題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好的问題的设计,应该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探究的问題太简单,就失去了探究的价值,也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探究的问題太难,则无法引起学生共鸣,达到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的效果.[2] 学生主动构思和提出的探究问題,往往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也最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好的探究问題能为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构建知识结构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題1 某细绳,一端系住盛水的小桶,小桶的质量为0.2kg,桶中盛有0.5kg的水,手持细绳的另一端,使小桶在竖直水平面做半径为0.9m的圆周运动,计算小桶在圆周最高点的线速度为多少,水才不会流出来?

題目的信息,与学生原来的认知结构相矛盾,学生能立刻提出探究问題: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主动提出探究问題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体验水流星竖直平面内的转动.这样比教师提出探究问題让学生进行实验效果要好得多.

(2)教师创设问題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題

科学探究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的内化. 在习題教学中,一些不易理解的題型,学生很难提出探究问題. 若教师主动提出探究问題,会削弱学生探究的热情,而且也很难与学生原来错误的认知结构形成碰撞.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创设一些有关的物理情境,引导学生自主

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做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446v9c4477k6x56aj3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