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桂林山水
学习目标:
1、学生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漓江 无瑕 翡翠 峰峦 屏障 竹筏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体会文句及桂林山水的美,能吟诗写话来表达。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1.看拼音写词语:
bō lán wú xiá fěi cuì shān luán píng zhàng wēi fēng wù lì ( ) ( ) ( ) ( ) ( ) ( ) zhú fá tài shān pān dēng lí jiāng lín xún qí fēng luó liè ( ) ( )( ) ( ) ( ) ( ) 2.大家动手查一查这些词的意思,比比谁准而快。
观赏: 无瑕: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二.课堂研讨。
1.自由读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总写山水? (2)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山美? (3)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水美? 2.自由读1、4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哪一句高度归纳桂林山水的特点。 (2)画出第4自然段的比喻句,文中的“画卷”是怎样的?
3.自由读第2自然段。 (1)漓江的水是怎样的?
(2)作者是怎样描写漓江的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
(3)读“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作者把 比作 。 4、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1) 作者用什么方法写桂林的山?
(2)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各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3) 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桂林的山,试一试用诗句来赞一赞桂林的山水。
第二课时
课堂小测
一.我会填。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 ;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 2、桂林的山真奇啊, ;桂林的山真秀啊, ;桂林的山真险啊, 。
51
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写出了观赏桂林山水的 和 ,说明桂林山水的确 。所以这句话起了 的作用。 二.我会选。
观赏 玩赏 罗列 排列
1、小刚只顾( )舅舅从天津带回来的四个有趣的小面人,妈妈连叫三声,他都没有答应。 2、暑假里,我和家人一道去桂林,( )了那里秀丽的山水风光。 3、这事你错定了,没有必要( )那么多理由为自己开脱。 4、玉兰花灯柱整整齐齐地( )在街道两旁。 三、我能填上恰当的词。
( )的画卷 ( )的大海 ( )的泰山 ( )的屏障 ( )的翡翠 ( )的西湖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波( )壮阔 红叶( )火 ( )地而起 奇峰( )列 形( )万千 危峰( )立 怪石( )( ) 连( )不断 五、仿写句子。
例: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大家仿照比喻句写一写江水的静、绿。) (1)、漓江的水真 啊, 得仿佛是 。 (2)、漓江的水真 啊, 得仿佛是 。
板书设计
蝙蝠与雷达
52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3.激发阅读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把握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读课文题目,想想大自然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带疑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3.读熟、读通课文,圈出生字词,在小组里读一读。 4.自主发现形声字:“殃、腐、翼、键、鲸”等,“殃、壤、鲸”读准后鼻音。 5.默读课文,说说每篇短文主要讲什么? 二、导学流程 (一)导入。
大自然不仅风光无限,而且是“人类的老师”,既给了我们许多的警示,又启迪了人类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启示》这篇课文,去获得新的认识吧。 (二)预习交流、检测。 1.熟读以下词语。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2.比一比,组词。
殃( ) 府( ) 键( ) 京( ) 央( ) 腐( ) 健( ) 鲸( ) 3.选词填空。 a.启示 启发
科学家从鲸的形体得到( ),设计了“流线型”的船。 b.宽敞 宽阔
我站在山上远望,看见前面是一片( )的草地。 4.小组成员轮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三) 学习新课。
53
(1).各小组展示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 1. 再仔细地读读课文,解决两个问题:
a.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 b.“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2、补充完成“生态平衡“图表,理解”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和感受。 枯枝败叶→土壤肥力→森林、( )、野草—→昆虫、( )、兽类 ∣ ↑ ∣
( )←———————
灌木砍了,野草除了—→鸟儿( )—→害虫( )—→树林毁灭 (2) 朗读《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理解课文内容。 1.完成填空。并交流从这两句话受到的启发和感受。
①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 、 、 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 的飞机。
②科学家仔细研究了 ,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 ”,而
“ ”在水中受到的阻力 。后来工程师设计船体时模仿 ,大大提高了 2.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四)拓展延伸。
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五)达标检测。
见本课练习册、课堂作业 三、课堂小结
闭眼回顾学习过程,各小组用一句话小结学习收获或学习方法。 四、课后反思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反思
14、小英雄雨来
学习目标
①认识“晋”“冀”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芦苇、苇絮、打扮、脊背、枕头、防备”等词语。 ②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③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④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学习重点、难点
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