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汪嘉是怎样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找到幸福鸟的。
他先 然后 最后 2、我是这样理解幸福鸟最后说的这句话的:
31、普罗米修斯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火种、敬佩、违抗、驱赶”等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气急败坏、驱寒取暖”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学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阅读了许多中国神话故事,比如《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但你们知道吗?古希腊也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你能说说自己看过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正义之神——普罗米修斯。 二、自主学习
1、看拼音,写词语。
huǒ yàn lǐnɡ xiù chénɡ fá jìnɡ pèi qiú ráo wéi kànɡ
( ) ( ) ( ) ( ) ( ) ( )
ɡuān yā suǒ liàn hěn xīn shuānɡ xī ɡān zànɡ qū hán qǔ nuǎn
( ) ( )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焰( ) 饶( ) 抗( ) 锁( ) 滔( ) 浇( ) 杭( ) 琐( ) 桩( ) 袖( ) 狠( ) 膝( ) 脏( ) 油( ) 很( ) 漆( ) 3、文章的主要内容是: 。 三、合作探究
1、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拿取火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罗米修斯从谁那儿拿到火种,带到了哪儿?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普罗米修斯遭受到哪些残酷的惩罚?表现怎样?谁救了普罗米修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火神为什么敬佩普罗米修斯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认真读一读,从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心情。
A、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 宙斯可能想: 。
B、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普罗米修斯可能想: 。
6、将下列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1)普罗米修斯坚定地说:“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
——————————————————————————————————
(2)火神悄悄地对普罗米修斯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你。”
——————————————————————————————————
—————————————————————————————————— 四、课后反馈
1、读了《普罗米修斯》,我们知道了希腊神话中的几个神:普罗米修斯、宙斯、火神、赫拉克靳斯。这几位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普罗米修斯: 。
宙
斯: 。
火
神: 。
赫拉克靳斯: 。
2、根据要求变换句子。
1、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 改成因果句式: 。
2、大力神经过高加索山、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 改为“把”字句: 。
84
3、火神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 改成“被”字句: 。
3、我会总结课文。
本篇故事来自于古( )神话。故事里的普罗米修为了解除( )的困苦,不惜违抗宙斯的命令触犯天条,给人类带来了( )。故事赞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 )、不惜( )的精神。
32 渔夫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
2、让学生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初步学会赏析和有表情地朗读民间故事,注意描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重点、难点:
1、重点: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渔夫是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劳动者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觉醒过程,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魔鬼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 2、难点: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回顾民间故事的特征 二、检查课内字词、进行正音
渔( )锡( ) 撬( )魔( )耸( ) 桅( )唆( )吻( ) 三、板书课题,解题并介绍《天方夜谭》 四、范读课文
五、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结构
1、第一部分( )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部分( )具体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部分( )交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组织学生讨论故事的细节描写
1、渔夫第四次撒网的动作描写( )——( )——( )——( )——( )——(
)——( )——( ) 2、魔鬼的心理活动描写:( )——( )——( )——( )……
3、渔夫的心理活动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捞起黄铜瓶时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魔鬼告诉渔夫“非死不可时”渔夫的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魔鬼的外貌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学生朗读有关细节描写的语句。 七、分角度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八、布置作业
1、归纳本文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渔夫同魔鬼的对话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准备“正义战胜邪恶”的有关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85
二、继续讨论故事的细节描写即渔夫与魔鬼的对话描写——两次正面交锋 三、要求学生从概括形象入手,归结寓意。 通过提问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概括形象。
提问:a、渔夫天真地想说服魔鬼放弃杀人念头,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渔夫用什么方法最后战胜了魔鬼?表现了渔夫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魔鬼错把渔夫当作所罗门时而向他哀告,而当知道渔夫并不是所罗门时却凶想毕露,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魔鬼再次求绕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寓意:
学生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理解: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 四、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类似的事例。 五、分组进行故事比赛
要求:1、在关键处有细节描写;2、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讲述后进行评议。 六、分角色朗读渔夫和魔鬼的对话 七、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一千零一夜》故事。
8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