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民间手工艺术融入幼儿手工课教学的美育作用与方法
作者:林莹莹
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20年第01期
民间手工艺术是审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造型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历史悠久,贯穿于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品种丰富,有刺绣、面塑、雕刻、编织、陶瓷、剪纸、泥塑、蜡染、蓝印花布、民间玩具等。这些民间手工艺术取材普通、造型清新质朴、寓意巧妙,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一、将民间手工艺术融入幼儿手工课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民间手工艺术制作材料往往取用于普通而又随手可得的自然物质,如棉麻、泥土、贝壳、竹木、纸、棕草、金属等;制作风格简单明快、原始粗犷、色彩强烈、富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制作意境追求浑然天成的艺术格调与真实情感的展现,而不追求外在形式的炫耀,蕴藏着大巧若拙的智慧。民间手工艺术融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为一体,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与可操作性,适合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特征,与幼儿“亲近自然”的天性相吻合,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1.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民间手工艺术是中国劳动人民情感与智慧的凝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之一。幼儿是中国的未来,将民间手工艺术融入幼儿手工课教学,通过幼儿对民间工艺的认识、了解、学习与认同的过程,扩展幼儿的知识面,潜移默化地熏陶与影响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态度,唤起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培养幼儿形成以国家为荣、以民族文化为傲的品质。
2.有益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在幼儿手工课教学中,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有选择性地融入民间手工艺,容易引起幼儿玩耍娱乐的兴趣,引起幼儿探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益于从情感、认知、能力、性格等多方面促进幼儿的发展。如泥塑可以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与空间感知能力;剪纸可以锻炼幼儿的创造力与思维想象力;民间玩具可以促进幼儿的学习能力等,从而让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
3.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