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名篇名句默写
(1)“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 , 。 (2)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中深入所写对象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
下异常的心理的句子是: , 。 (3)《阿房宫赋》中以“ , 。”这句千古名句,告诫人们如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4)屈原在“离骚”一诗中为了表达自己的高洁品质,对身穿的衣服的材料都十分注重,选择特定的意象入诗:“ , 。” (5)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的两句是: , 。 (6)《离骚》中表明屈原坚持真理,坚持节操,获罪群小深知后果,但美政之愿,存君兴国之志至死不渝的句子是:“ , 。” (7)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既有“ , 。”的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也有“可怜白发”的悲壮情怀。
(8)《诗经.关雎》中表现男子因相思而翻来覆去、夜不成眠的句子是“ , 。” (9)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形象的表现秦统治者对掠夺来的宝物的奢侈态度的两句是 , 。
1
(10)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小船轻妙、江面苍茫的名句是“ , 。”
(11)《离骚中》中表现自己决心保持清白、追随前圣的句子是“ , 。” (12)李商隐在《锦瑟》中形象地表现相思成泪、愿望飘渺的两句是“ , 。” (13)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感慨秦汉宫阙变化的名句是“ , 。” (14)《荀子.劝学》中谈到“思”与“学”的句子“ , 。”强调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5)《论语》中曾子曾经说过“ , 。”与《墨子.修身》中的“志不强者智不达”有相通之处。
(16)白居易《琵琶行》中侧面体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 , 。 (17)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告诉人们艺术表现中要适当予以“空白”展现更丰富的意蕴的两句诗是“ , 。”
(18)《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联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19)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人,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句子是:“凭谁问: , 。” (20)《诗经.卫风.氓》中用“ , 。”
2
来写男女之间最初海誓山盟最后却违背了誓言。
(21)李商隐《锦瑟》中因睹锦瑟之形,闻锦瑟之声而有所感的两句是:“ , 。”
(22)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一词中描写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万箭齐发的战斗场面的两句为:“ , 。” (23)《诗经.氓》中表现女子婚后对爱情没有过失、丈夫却反复无常变了心的名句是:“ , 。”
(2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由先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豪迈回归到“ , 。”的感伤。 (25)“ , 。”是陶渊明在《饮酒》一诗中描述的山色日夕,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的景色。
(26)柳永在《雨霖铃》中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心情更加黯淡,移情入景,水色天光便披上了阴影的两句诗是:“ , 。” (27)荀子的《劝学》中的“ , 。”两句以“木、金”为喻,形象说明学习可以改变素质。
(28)杜牧子《阿房宫赋》中用“ , 。” 两句来描写建筑物所用的钉子之多,极写秦之奢靡。
(29)白居易的许多诗作详细交代了自己的俸禄情况,如《观刈麦》,诗人时任山西盩厔县县尉,其官俸禄“ , 。” (30)在《曹刿论战》中,作者用“ , 。” 两句描写了曹刿在齐师败绩后观望敌情的举动。
(31)杜甫在《登高》中倾诉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的诗句是
3
“ , 。” (32)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通过与长江作比,突出人生的短暂。
(3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如果一个国家“ , 。”这样的国家终会灭亡。
(34)杜牧《阿房宫赋》用“ , 。”来展现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
(3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 , 。”两句,以名将自况,表达了勇武不减当年的雄心壮志。
(36)《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的语句是“ , 。” (37)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 。” (38)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做过辩证论述,他说:“ , 。” (39)“且夫天地之间,物个有主, , 。”苏轼《赤壁赋》中的这几句话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40)白居易在《琵琶行》一文中描写琵琶女出场时犹豫不决的诗句是“ , 。” (41)杜甫《登高》中着诗人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