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基础教育阶段《地平线报告》回顾与启示-2019年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16:01: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基础教育阶段《地平线报告》回顾与启示

2018年新媒体联盟版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地平线报告》没有如约而至,不免让人感到有些失落。但是可以相信,这种对于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不会停滞,会有更多的联盟和机构会延续这种方式,为各国提供有力的借鉴和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趋势和重大挑战

《地平线报告》是由美国的新媒体联盟组织发布的,对于基础教育领域影响很大的就是从2009年开始发布的基础教育版(即K-12版)。每一年的K-12版会对于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中的发展趋势和带来的挑战进行相应的解读,并且预测在未来的1-5年间影响相应的教育领域教学、学习以及创造性探索的新兴技术。

从2014年开始,《地平线报告》将原有内容中的关键趋势和重大挑战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即影响教育技术决策的关键内驱力(即关键趋势)划分三个层次:分别是近期趋势、中期趋势和长期趋势,对应的将成熟发展的年份定位在1-2年内、3-4年内及5年以上,将技术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挑战详细划分为三大类:“可解决的挑战”“困难的挑战”和“艰巨的挑战”。这样的划分使得对于技术的应用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在年份和层次上有着更加明显的趋势和倾向,并且有助于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为各个国家教育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向性。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与该联盟合作,在2016年推出了《2016新媒体联盟中国基础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为中国各中小学校的领导及相关角色人员及时了解国内基础教育技术领域重大发展态势提供了重要帮助,也让国内各个领域的人对于《地平线报告》有更深的认识。

《地平线报告》不单单讨论的是当下热门技术的应用,而是着眼于技术在教育中未来的持续性发展。同时,在报告的前半部更是以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关键趋势,以及学校应用这些技术会遇到的困难。在这些内容的拓展阅读板块中,列举出大量的实例和链接供阅读者进行学习和搜集,也提出了相当有深度的可供参考的建议。 学生由消费者向创造者转变

纵向上来看,《地平线报告》中提及的趋势涉及了学校、教师和学生三重角度,而随着时间的迁移,报告中关注学生主体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从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到学生在学习中角色由消费者到创造者的转变,再到注重提升学生的编程素养。 其中,编程素养对很多人来说或许是相对陌生的词汇。就教育领域而言,相对熟悉的就是信息素养、数字素养。编程素养是在2016年和2017年两年的报告中提到的,将在1-2年内驱动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的关键要素。编程素养被认为是信息素养中的一部分,该素养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编程语言在课程中的应用和开发。与之相关联的就是现在国内外投入相当大关注度的关于儿童

计算思维的培养。编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大学阶段的技术员层面,然而简易的编程早已经进入到国内外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和机器人课程中。

2017年7月由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同时鼓励社会的各类资源积极参与到编程软件的开发、制作和推广中。编程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C语言、JAVA语言等相对复杂的编程语言,在中小学中更倾向于类似拖曳方式实现的,以Scratch、Python为主的编程语言。目前,这些语言的应用被相继编入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 新型教育理念和教育形态的嬗变

报告中的很多内容可以说并不是独立存在,他们之间都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例如,近两年被教育领域中多次提及的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也成为报告中提及的近期趋势,这不仅顺应各国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同时也体现出了全球教育领域对学生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视。

我国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门成立了STEM教育研究中心,并且在2017年6月和2018年5月相继发布了《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和《STEM教师能力等级标准(试行)》来推进我国各个教育阶段STEM教育的实施。从中能够看出除了在宏观视角下对我国的STEM教育进行了相应的解读和展望,同时对于STEM教师的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因此,实践

基础教育阶段《地平线报告》回顾与启示-2019年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49xv3n2ua6o2vt5lzj67d82u9zjlx00ih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