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学生读题,然后说一说你从题目中获取到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你打算如何解答?为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7题。
先让学生读题,同桌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指导,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指名回答,其它同学可以补充。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那些收获? 四、作业: 练习二第4题。
第10课时:练习二(2)
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第8-13题。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提高解题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能应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练习二第8题。
30×2= 4×20= 30×3= 32×2= 4×21= 31×3= 34×2= 4×22= 33×3=
先让学生观察每组算式,估算一下结果大约是多少,再口答。 2. 练习二第9题。
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随机选出几道题让孩子说说自己怎么算的。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练习二第10题。
(1)出示题目,提出要求:先说一说每道算式积是几位数?你是怎么知道的?
(2)分组交流,指名回答,互相补充。这里让学生知道把其中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乘法按整十、整百进行估算就行了。 (3)分组完成计算,集体订正。
2.练习二第1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指正。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后利用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学生成果。 3.练习二第12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13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后说一说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总结提高。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是什么?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本节课中你又获得哪些解题的经验?
第11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例7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理解、概括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 3.继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先估算后计算的良好习惯。 4.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和探索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在前面的课程当中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次进位乘法,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既然有一次进位,那么有没有两次进位、三次进位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一)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1.展示情境图(课本第17页例7)
(1)根据这幅图片,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获取相关信息。 (2)要求野鸭有多少只,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8×4”
(3)请同学们利用我们前面学过的列竖式来计算一下这个题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