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5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
1 工程范围
K0+000—K49+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北岸连接线高速公路,路线全长公里。主线路面底基层采用低剂量水稳碎石厚度20厘米,基层采用38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
2 应用标准和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9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
3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3.1.1 集中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各部结构,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 3.1.2对全线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加密、复测,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3.1.3选定料场,进行配合比试验,并进行优化设计,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3.1.4详细了解现场施工环境,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详细进行技术交底。 3.1.5 做好安全防卫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避免天气、施工机械等对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够成威胁。
3.1.6 制定关键工序控制措施、冬雨季施工措施及夜间施工措施。
3.1.7 对下承层进行验收,必须在其满足规范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1.8 测量放样,直线(或大半径圆曲线)段每10m放一中桩、边桩,小半径曲线处(匝道)每5m放一中、边桩,测量其高程并计算其要求调整的高度,做为钢丝基准线的标准。
施工设备
3.2.1生产设备:水稳拌合站、满足水稳拌合站产量的装载机。
3.2.2施工设备:水稳摊铺机、运料车、压路机、洒水车、推土机、平板夯等。 3.2.3测量器具:全站仪、水准仪、卡尺、钢钎、钢丝线等。
3.2.4水稳拌合站应做好调试工作,并对其仔细进行计量标定,使其各称量系统精
度满足设计要求;在试验段施工前在拌合站场地内或其它非主线上进行试运行,以确保试验段工作正常。
3.2.5 试验检测设备
试验检测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它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主要试验检测仪器如下表:
主要试验仪器表
仪器名称 压力试验机 压力试验机 水泥净浆搅拌机 水泥胶砂搅拌机 水泥胶砂振实台 水泥标准养护箱 水泥负压筛析仪 沸煮箱 水泥抗折试验机 烘箱 标准方孔筛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模 规格型号 2000KN 300KN ISO ISO ISO ±1℃ ISO ¢150mm 数量 1台 1台 1台 1台 1台 1台 1台 1台 1台 2台 1套 1套 备注 材料准备
3.3.1 水泥、碎石等按规定进行检验。
3.3.2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按设计强度要求,分别做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考虑偏差系数及95%的保证率,水泥剂量4%~5%。水泥稳定碎石7天抗压强度宜在~,压实度不小于98%,需养生,不少于7天。
3.3.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所用的各种材应符合以下标准 (1)水泥
施工气温应在5℃以上,宜采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在6h以上)的复合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高于。
(3)碎石
碎石应用硬质岩反击破轧制,碎石中针片状含量<20%,压碎值<26%,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级配范围见表
水泥稳定碎石的颗粒组成范围(方孔筛)
筛孔尺寸(mm) 19 68-86 8 38-52 22-3 通过率(%) 100 3.3.4 底基层
16-28 8-15 0-3 水泥采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高于,水泥剂量2~3%。低剂量水泥稳定级配碎石7天抗压强度宜为2~3Mpa,压实度不小于96%。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经拌和压实后,需养生,通常为7天。碎石应用硬质岩反击破轧制,碎石中针片状含量<20%,压碎值<28%,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碎石级配见表9-19。
底基层碎石的颗粒组成范围(方孔筛) 筛孔尺寸 (mm) 通过率(%) 100 90-100 60-80 29-49 15-32 6-20 0-5 19
4、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施工方法及施工要求
4.2.1准备下承层,下承层表面应无杂物,无松散现象,表面洒水湿润。 4.2.2施工放样
→水稳砾(碎)石混合料拌制→混合料运输→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试验室技术准备 施工准备 检测压实度→设置横缝→养生→成品检测。 含水量控制 水泥剂量控制 级配控制 混合料拌合 机械准备 材料准备 在验收合格的下承层上,恢复中线,并在边线外~0.5m处每10米(平曲线及竖曲线5米)放一桩,测量高程,供架设高程控制传感器的基准线使用。在摊铺过程中设专人负责复测基准线的高度,检查作为基准线使用的钢丝线松紧度,防止钢钎松动、连接的支杆滑动和钢丝线下垂。
4.2.3水稳碎石混合料拌制
(1)拌合站应采用具有自动计量系统的设备,计量精度满足设计要求,拌合能力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工满足工期要求。
(2)拌合前应对计量称量系统仔细进行标定,使其精度满足要求,确保按配合比供料。
(3)为防止各料斗间发生窜料现象,料斗间用隔板分隔,同时装载机上料时应注意不应上的太满,避免发生窜料现象。
(4)试验室设专人对水泥粉煤灰剂量进行滴定试验,指导拌合站拌和。 (5)拌合站设专人对混合料含水量进行时时监控,试验室配合拌合站操作人员进行含水量控制,并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减,确保混合料含水量达到施工和规范要求。
(6)设专人对各料仓进行监控,避免因缺料或下料口堵塞发生断料现象,影响混合料级配。
4.2.4 混合料运输
(1)拌和完成后,立即用翻斗汽车将拌成的混合料送到摊铺现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