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也将使城乡居民更趋向于多层次、多结构的产业发展,这无疑亦是忠县循环经济顺利发展的良好契机。加速忠县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可以促进忠县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促进传统产业加快创新步伐,拓宽新的服务领域,对于城乡增收、脱贫致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拓展和延伸再生资源产业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有利于充分发挥忠县再生资源集散市场的资源优势,强化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完善产业配套,形成产业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同时可以大大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缓解全社会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
3.1.4 是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打造低碳经济高地的需要
2003年2月24日,英国政府发布了?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一个低碳经济体?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理念;2008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理念再次引起全球关注,低碳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可能演变成为规制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新规则。低碳经济作为应对碳排放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处方”正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一方面,大量的废旧物资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利用,就会成为大量的碳排放源,从而进一步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废旧物资,节约了资源能源,又进一步减少了碳排放;因此,以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是低碳经济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低碳经济是目前国际社
17 会的主流趋势,在忠县建设以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利用为主的低碳经济园区,能够更多的争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资金支持,并为三峡库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典范。
3.1.5 是建设宜居忠县、平安忠县的需要
目前,忠县的废旧物资回收现状是大量个体经营户乱收乱卖、乱堆乱放、随处设点,不少个体收购点设在居民区、马路便道等处,房屋破旧、形象差,严重影响市容;同时,由于回收不及时,处理不规范,许多废旧回收站“脏、乱、臭”的现象十分严重,对环境造成严重的“黑色污染”、“白色污染”及“化学污染”。此外,安全隐患较大,治安管理难度大,盗窃破坏国家重要设施的案件时有发生,据市政、电力、通信等部门统计,我县市政及国家重要设施每年内被偷盗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100万元以上,给我县生产生活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同时,由于行业管理滞后,不少回收站点违规收购、拆解,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因此,建设统一规范的回收网络体系,对规范我县再生资源回收秩序,促进回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建设宜居忠县和平安忠县,将起到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忠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及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重要性、关键性和紧迫性,因此,本项目建设非常必要,意义重大。我们必须紧紧把握机遇,尽快实施,让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这一静脉产业基地成为造福于三峡库区人民的千秋伟业。
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2.1 区位优势明显
忠县位于重庆市东部,距重庆主城区180km,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
18 幅员面积2187km2,全县辖28个乡镇,总人口98.8万人,其中城区面积26.6km2,城区人口20.6万人。长江横贯县境88km,境内三条省道交汇,沪蓉高速公路垫(江)恩(施)段穿越县境66km,交通便捷畅达,是渝东商贸重县。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58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列渝东北第一位。
随着忠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建立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形成覆盖忠县,辐射三峡库区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对规范回收行业经营行为,保护环境,消除污染,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县乃至全重庆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是亟待进行的一项至关重要工作。
3.2.2 社会经济条件优越、政策环境宽松
随着三峡库区建设工程和国家对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视、重庆直辖、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许多优惠政策向三峡库区贫困县倾斜,忠县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持续增长,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变化巨大,变通不断完善,拓展了城市空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再生资源日益增多,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显得越来越明显。充分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尽快使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和低利用率的“三高一低”的线性发展模式转变为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迫在眉睫。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循环经济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环节,而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又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建立了这个回收体系,就
19 能将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可再生的各类废旧物资,更加充分地集中起来变成新资源,增加资源回收量,就能使可再生资源更加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就能缓解生产发展和自然资源不足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3.2.3 再生资源丰富
忠县有近百万人口,是人口大县和产业大县,再生资源丰富,全县废旧金属、钢铁、废旧纸张、塑胶类存量丰富,周边县市流入量与流出量也较大,市场需求量巨大,市场交易活跃。由于忠县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上的重要节点,辐射周边的石柱、垫江、梁平等县,加上石柱、垫江、梁平的废旧物资,其废旧物资的总量有50余万吨,初级经济价值达到12.5亿元,如果再进行有效的再生循环、加工利用,则废旧物资将大大增值。
3.2.4 网络基础坚实
重庆市江峡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是重庆市政府和忠县政府明文指定的忠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试点企业。目前,我公司已初步建成遍布城乡的经营网点,公司完全有条件建立起以各分拣站为纽带,以各乡镇场上回收点为终端的强有力的回收网络。
3.2.5 经营条件优越
公司开展回收网络建设可以得到市、县商委在资金、政策、经营等方面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与其他经营户相比,在市场信息、国家政策的掌握上处于明显优势地位。
3.2.6 销售渠道畅通
在销售上,公司与用废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可以大量赢得市场;在收购中,公司依靠乡镇的网络优势,下连遍布城乡的回收站点,有稳定的资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