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汉语词的兼类问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7:56: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站在那边的是一个年轻的翻译。

(3)他对这本书进行了编辑。

报社的小王是个年轻的编辑。

上述三例中的“建议”、“翻译”、“编辑”均属动兼名。类似这样的词还有“代表”、“通知”、“命令”等等。

第二类是转化为名词后不太稳定,不易辨认。如: (1)老师表扬了他。

他曾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

(2)发展经济是我们国家的首要任务。 这里的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3)经常活动四肢有利于身体健康。 这项活动是由他组织策划的。

上述三例中的“表扬”、“发展”、“活动”均属动兼名,类似的词还有“批评”、“回答”、“变革”等等。

(二)名形兼类

名形兼类也可以分为名兼形和形兼名两类。这种兼类现象主要集中于一些特性明显的实体单音节词和一些表现人类精神方面的抽象双音节词。

1.名兼形

这一类又可分为两小类。第一类是单音节的名兼形,如:

(1)这把剑是铁制的。 他们的关系很铁。 (2)那头牛很肥。 他的英语很牛。 (3)油可以浮在水面上。 你的嘴太油了。

上述三例中“铁、“牛”、“油”均属名兼形,这类词还有“火”、“木”、“熊”等等。 第二类是双音节的名兼形,如: (1)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 这种方法很经济。 (2)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这种复习方法不科学。

5

(3)他有远大的理想。 他的成绩不理想。

这类名词大多为抽象名词,前可以加“很”来修饰。 2.形兼名

(1)最近他很烦恼。

疾病给他带来很多烦恼。 (2)那里的环境很危险。

前方的路上你会遇到很多危险。 (3)爬上那座山是十分困难的。 他遇到了一些困难。

上述三例中的“烦恼”、“危险、“困难”均属形兼名,这类词还有“痛苦”、“幸福”、“光明”等等。

(三)动形兼类

动形兼类也可分为动兼形和形兼动两类。 1.动兼形

这种兼类只有少数单音节词。如: (1)吵来吵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外面太吵了。 (2)隔壁有人在闹。 这里很闹。

(3)这件衣服的图案是水上浮着一只小舟。 这衣服的颜色有点浮。

上述三例中的“吵”、“闹”、“浮”均属动兼形。 2.形兼动

这类兼类词也可分为单音节词的和双音节词的。单音节的词如: (1)这水的颜色很黑。

有些人虽然牟取到了暴利但却黑了心。 (2)这里的环境很静。

你需要静下心来好好考虑。 上述三例中的“黑”、“静”均属形兼动。 双音节的词也很多,例如:

6

(1)她的心灵很纯洁。

党的思想纯洁了我的心灵。 (2)他坐得很端正。 我们要端正态度。

(3)路旁的花都开了,显得很灿烂。 你灿烂了我的生活。

除了上述三种兼类外,还有形容词兼区别词的兼类,如“共同”、“自幼”、“定期”,名词兼动词兼形容词的兼类,如“麻烦”、“方便”、“便宜”等,这里不作详述。

四、兼类词与词的活用、多义词、同音词的区别

(一)兼类词与词的活用

“词的活用是一种特殊的用法,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了表达上的需要,临时借来一用。”[5]由定义我们可知,词的活用是一个词既保留了甲类词的一些意义,又临时增加了乙类词的一些意义,活用后除了新增的临时意义外,基本意义并没有发生改变,因而仍是一个词,不是两个词。在谈及兼类词应具备的条件时我们已经举例分析过词的活用。词的活用与兼类词的相同点是都指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词类差异。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临时性”与“经常性”上,词的活用只是一个词临时具有不同词类的个别语法特征,而兼类词则是一个词经常性地具有不同词类的系列语法特征。

其实词的活用与兼类词之间的关系,不能仅概括为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知道,语言中词的类别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某种原因,社会中的某个人或某个言语团体,在某语境中,临时对某个词的意义和功能进行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用法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接受和认可,那么这种用法就成为了活用。如果这个词的活用被大家进一步频繁地使用,并且当这个词活用的临时意义和功能逐渐固定下来后,它也就至少具有了两个义项,分别具有了两种词类的系列语法特征,此时这个词也就成为了兼类词。如“纯洁”一词本是形容词,它是不可以带宾语的,但由于某个人临时活用,使它带了宾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用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用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用法逐渐被固定下来,“纯洁”一词就由活用变成了形动兼类词,类似的词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例举。

(二)兼类词与多义词

[6]“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的词叫多义词。”由定义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多义词

7

和兼类词属于不同学科研究的范畴。多义词是词汇学研究的范畴,它着眼于词的内部,表现的是词的词汇意义;兼类词则是语法学研究的范畴,它着眼于词的外部,表现的是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我们知道词的兼类现象是指某个词在词汇意义保持有联系的情况下,进入到不同的组合体,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起到不同的语法作用,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语法意义。词的这种语法现象只有在一个词同时具有多种意义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因此,我们无法否认一词多义正是它兼类的前提和基础。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单义词是不可能成为兼类词的。然而,多义并不一定兼类。例如:“加入”,其中有一个义项是“掺进去”,(如:往水里加入糖);另一个义项是“参加进去”(如:加入球队),这两个义项都是动词,所以不可能有几个不同词类的语法特征。诸如此类的词还有“深沉”、“尖锐”等。由此我们可知,兼类词要排除那些各个义项具有相同语法特征的多义词。所以,只有各个义项具有不同语法特征的多义词才有可能成为兼类词。如“纪念”这一词的一个义项是“纪念品”,我们可以说“这本书就送给你留作纪念吧”,在这里,“纪念”是一个名词;这个词的另一个义项是“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我们可以说“我们用鲜花来纪念革命先烈”,在这里,“纪念”是一个动词。由此我们看出“纪念”一词既具有名词的语法特征,又具有动词的语法特征,因此它能够成为兼类词。

(三)兼类词与同音词

“同音词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由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同音词同形、同音,但它是一组词而并非一个词,这就不符合兼类词的条件了,因为兼类词要求必须是同一个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兼类词一定都是同形同音的,而同形同音的不一定都是兼类词。试看下例:

(1)别了,我的大学时代。 (2)别上团徽。 (3)别跟他计较了。

上面三个例句中的三个“别”字虽然同形同音,但各意义之间差别很大,并没有什么联系,因此,我们将它们看成三个不同的词,而不看作兼类词。

因为同音词判断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以下同音词的成因。归纳起来同音词的形成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遣词造句时语音形式的偶合

由于时代和地区不同,人们在创造新词过程中难免会造成词在语音形式上出现偶然重合的现象。试看下例:

(1)公司里要求穿制服。

8

[3]

搜索更多关于: 论汉语词的兼类问题 的文档
论汉语词的兼类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4kr90vdpj6h1tx45fh3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