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
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
第一章 项目概要
1.1项目背景
1.1.1基本概况
某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是西周王朝的的发祥地,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全县辖8镇,169个行政村,总面积706平方公里,总人口4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5 万人。县内山川塬皆有,物产资源丰富。优质小麦、绿色苹果、辣椒、秦川牛、奶牛、生猪等农产品资源丰富,被国家和陕西省列入粮油主产县、渭北绿色苹果基地县、秦川肉牛产业开发基地县。2010年实现县内生产总值57.35亿元,财税总收入2.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59元。全县现有耕地面积51.7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 80 万亩,蔬菜等经济作物2.6万亩,果园面积8.95万亩,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28.98万吨,其中夏粮播种面积 43 万亩,总产16.69万吨;秋粮37万亩,总产12.29万吨;优质粮食面积达到35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80%;农民人均产粮780公斤。蔬菜总产3.2万吨,果品18.1万吨。全县农业总产值21.8亿元。是陕西省的农业生产大县之一。1996年,我县被国家确定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十六年来,通过农、林、水、科技措施的综合应用,现已改造并建成标准方田34万亩,占全县中低产田面积的65.7%。粮食单产水平和优质粮比率不断提高,增强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县上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国家产粮大县、全国首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全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2010年12月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
粮食安全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高度重视。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耕地占有率低,党中央国务院把粮食生产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臵,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制订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确定在全国800个产粮大县组织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国农办[2009]163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农业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农业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决定从2009年开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某县作为全国800个产粮大县之一,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是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是公共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举措,是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和创新开发体制的客观需要。本项目的实施,对促进本县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1.2项目区基本情况
**镇地处乔山脚下、渭北黄土台塬区,距县城北偏9公里处,镇名以镇区中有**寺而得名。该镇共有人口6.6万人,耕地 92771亩。属冯家山自流灌区,土地平坦,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我县优质粮食生产的重点区域。
1.2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拟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0亩,涉及**镇建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