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九
图九与图八相对比,主调节器比例度增大,系统超调较大,系统振荡加强,系统稳定变弱。同时,积分时间减少,积分作用增强,系统振荡加强,稳定性下降。
图十
图十与图九相对比,主调节器减小比例度,系统振荡减少,稳定性增强。此
时,主调节器测量值较稳定,积分时间与比例度选取较为合适。而副调节器振荡较为明显,比例度和积分时间选取不合适。
12
图十一
图十一与图十相对比,主调节器引入微分作用,由于该实验控制对象滞后时间较短,而且管道中存在不规则噪声,引入微分后效果不那么明显,比例积分微分同时作用,达到了无稳态误差,稳定性较好的效果。但主调节器出现超调,比例度选取较大或者比例不合适。图十一中,副调节器振荡频率较大,稳定性较差,是因为比例度和积分时间没选取妥当。
图十二
图十二与图十一相对比,主调节器积分时间减少,积分作用增强,系统振荡频率增强,稳定性变差,系统又出现超调现象,比例度选取不合适。同时微分时间变长,系统振荡频率加强,提高系统稳定性。所以,总的来看,稳定性变化不大。
13
图十三
图十三与图十二相对比,主调节器比例度减小,超调量现象消失,振荡频率减少,稳定性增强。同时积分时间减少,积分作用变强,稳定性变化不大。主调节器与副调节器相对比,副调节器积分时间较小,积分作用较强,稳定性较差,微分时间较长,系统输出值变大。
图十四
图十四与图十三相对比,由图可知,主调节器比例度变大,系统出现严重超调,系统稳定性较差。同时主调节器与副调节器相对比,副调节器比例度较大,积分时间较小,积分作用较强,系统振荡频率较大,稳定性较差。
4.3.0.实验结果小结
以上实验结果分别分析了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比例微分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实验曲线。(1)在比例控制中,是有差控制,U(t)=KcE(t)+U0,通
14
过改变比例度Kc,观察输出曲线变化和输出值U(t)变化。若比例度Kc很小,调节阀动作幅度较小,因此被控变量的变化比较平稳,甚至可以没有超调,但残差很大,控制时间也很长,若比例度Kc很大,系统振荡频率加强,可能会出现严重超调,系统不稳定。(2)在比例积分控制中,由于积分控制的特点,属于无差控制,在消除系统残差的同时,降低了系统原来的稳定性,在实验中,若要提高系统稳定性,则适当减小Kc,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在比例带不变情况下,减小积分时间,控制系统稳定性降低,振荡加剧,直到最后出现发散的振荡过程。同时,对于同一个控制对象,采用积分控制时控制过程的进行总比比例控制时缓慢,振荡频率较低,属于浮动调节。在采取适当的比例度和积分时间后,控制效果较好。(3)在比例微分控制中,由于微分环节反应的是参数的变化速度,本实验控制对象为流量,流入量和流出量相差很少,以致被控变量可能以控制器不能察觉的速度缓慢变化,控制器动作较小,或者不动作。通过适当的调节,比例微分控制属于有差控制,通过加入微分,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若此时增大比例度Kc,结果不仅减小了残差,而且也减小了最大偏差并提高了振荡频率。因此在PD控制中,以比例控制为主,微分只是起到辅助控制作用。(4)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中,通过适当的调节比例度,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能较好的达到控制要求,稳态无误差。任意改变其中的一个变量会出现上述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中的现象,在此不一一陈述。在此实验中,比值控制系统中对象为流量,滞后时间比较小,而且在管路中存在许多不规则噪声,因此主,从控制器不宜采用微分作用,所以,主,从控制器都应选择PI控制作用。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