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考核试题
科室: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正文包括献血者健康检查、全血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隔离与放行和质量控制6个部分。
2、对献血者的健康检查是按照GB18467《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规定进行的。 3、200ml全血采集时间>7 min,或400 ml全血采集时间>13 min,所采集的全血不可用于制备新鲜冰冻血浆。
4、单采程序建立,Begin Collection(开始采集)键变绿,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针头初始化、离心机全速运转和界面探测系统工作正常。 5、血液标本在采血现场的临时保存温度为2~10℃。
6、应拒收标本的情形有:检测申请关键信息缺失或不符;标本管上无标识或标识不清、不正确;标本管选用错误;标本量不足或被稀释;不符合试剂说明书要求的情形。 (三空,答对其中三种即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采血人员的手卫生具体执行以下哪个规范?( A ) A、《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B、《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C、《血站基本标准》 D、《消毒技术规范》 2、献血者穿刺部位消毒面积不小于( B )。
A、8cm×6 cm B、6 cm×8 cm C、8cm×10cm D、10 cm×10 cm 3、血袋应保留注满全血的导管至少( C )。
A、10cm B、15cm C、20cm D、25cm
4、应当在采血后( C )(采血次日为第1天)完成白细胞过滤。 A、12小时内 B、24小时内 C、2天内 D、3天内 5、血浆病毒灭活使用的方法是( D )
A、光照法 B、辐照法 C、亚甲蓝灭活法 D、亚甲蓝光化学法 6、《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中规定献血前检测项目包括( B ) A、Hb、ALT和HBV检测 B、Hb和ALT检测 C、Hb、ALT、HBV和TP检测 D、Hb、ALT和TP检测 7、血液检测最终结论是( B )的依据。
A、献血者健康与否 B、血液放行与否 C、献血者能否再次献血 D、献血者反馈8、用于献血者血比重检查的硫酸铜溶液,在溶液允许的使用温度范围时比重应分别为( A ),允许误差为±0.0005。
A、男性1.0520,女性1.0510 B、男性1.0500,女性1.0510 C、男性1.0502,女性1.0501 D、男性1.0510,女性1.0520 9、速冻是保存( C )的关键加工步骤。
A、纤维蛋白原 B、凝血因子Ⅴ C、凝血因子Ⅷ D、冷沉淀凝血因子 10、不需要由质量控制部门进行质量检查关键设备是( A ) A、热合机 B、储血设备 C、压力蒸气灭菌器 D、电子采血秤 11、枸橼酸盐中毒的表现不包括以下哪项?( B ) A、口唇发麻,肢体麻木、疼痛 B、恶心、呕吐 C、烦躁不安、心律失常等 D、严重者出现心室颤动、心跳骤停 12、一般献血不良反应,根据症状分为( B )种。
A、两 B、三 C、四 D、五
13、单采献血者采前血细胞计数的合格标准中,错误的是( C )。
A、白细胞计数:4.0~10.0×109/L B、血红蛋白:男120~160g/L、女115~150g/L C、血小板计数:150~400×109/L D、血细胞比容:0.36~0.50 14、Amicus细胞分离机周维护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 D ) A、检查控盒的白色垫圈 B、清洗一次界面探测器 C、检查、清洗及更换空气入口过滤器 D、拂拭离心仓内的尘埃
15、使用罗氏干式生化分析仪检测ALT时,血样滴加在试纸条上后,应在( C )内将其放入仪器测量室内,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A、15秒 B、20秒 C、30秒 D、1分钟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询问和查询既往献血史的目的是( ABC )
A、查询献血间隔期是否符合要求 B、查询献血者是否处于被暂时或永久屏蔽状态 B、查询献血者有无既往献血史 D、查询献血者是否冒名顶替 2、哪些环节必须核对献血者身份( ABC )
A、征询登记时B、采集血液标本前C、静脉穿刺前D、留取标本后 3、采血袋的外观检查要求有哪些?( ABCD )
A、无破损、无渗漏 B、无污染 C、抗凝剂和保养液无变色 D、处于有效期内 4、献血后注意事项主要有:( ABCD ) A、穿刺点上的敷料应保留至少4小时
B、多补充水分,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避免饮酒,保证睡眠
C、献血后24小时内不剧烈运动、高空作业和过度疲劳 D、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5、接收起始血液时,应核对哪些内容?( ACD ) A、血液外观 B、血液品种 C、血袋标签 D、数量
四、判断题(每题2.5分,共25分)
1、有效身份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居民社会保障卡、驾驶证、军(警)官证、士兵证、港澳通行证和台胞证以及外国公民护照等。( √ )
2、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一般检查,常规项目包括体重、血压、脉搏和体温。( × )3、献血者穿刺静脉应选择上肢肘部清晰可见、粗大、充盈饱满、弹性好、较固定、不易滑动的静脉。( √ )
4、如需第二次穿刺,应当在征得献血者同意后,在另一手臂选择穿刺部位和静脉,使用原采血袋的采血针进行穿刺。 ( × )
5、血液流入采血袋后30秒内,将其与抗凝剂轻匀混合。( × )
6、检测结果用于判定血液能否放行的标本可以在献血者健康检查时提前留取。( × )
7、应尽可能以密闭系统制备血液成分。( √ )
8、在热合过程中不应用力牵拉或扭转导管,待焊极松开后立即取出已封口的导管。( × )
9、热合后检查发现热合部位有渗漏,则重新热合即可。( × )
10、ALT采用2种方法(金标法和速率法)进行2次检测,分别在采血前和采血后进行。 (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