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寒假作业9
古代中国经济 知识聚焦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从“刀耕火种到 ”的演进。著名的水利工程有 (战国)、郑国渠(战国)、“ ”(西汉)、王景治理黄河(东汉)。以 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甲骨文中有关于祭
祀蚕神的内容,妇女纺织生产被称为“ ”,汉代素纱禅衣和起绒锦是典型代表,中国被称为
“ ” 。
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利和 。冶铁业方面,汉代开始使用 做燃料;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创造 ,冶铁鼓风动力有重大进步。
唐代独特的美术陶制品是 。形成南青北白系统.长沙铜官窑首创 。唐宋五大名窑为:河北 、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秦代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汉代“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南北朝时期,出现“草市”。唐代
“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 中心。“ ”比较繁荣。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 的直接监管,“草市”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备的 设施。明清都市中的 已相当繁华。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业,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活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明清政府 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即“海禁”政策,扼杀了 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使中国社会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
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一、
单选题
1.位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古墓,出土的随葬品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充分反映了商代手工业制造水平。下列文物应该出土于该墓葬的是 ( )
A. B.
C. D.
2.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业制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各组
分类正确的是 ( )
A. 商周-铁器 唐宋-陶器 明清-瓷器 B. 商周-漆器 唐宋-青铜器 明清-瓷器 C. 商周-青铜器 唐宋-瓷器 明清-丝织品 D. 商周-玉器 唐宋-漆器 明清-玻璃
3.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 ) A. 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B.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C. 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D. 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4. 在我国传统的诞生礼仪式中存在着生男仪式繁,生女仪式简的现象,其根本原因
( ) A. 儒家思想的影响 B. 封建制度的存在 C. 小农经济的制约 D. 佛教文化的浸润
5. 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指的是 ( )
A. 夏朝到春秋时期 B. 从春秋到战国时期
C. 从原始社会到战国 D. 从商朝到春秋末期
6. 中国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是
( )
A. 闭关锁国的政策 B. 重农抑商的政策 C. 文化专制的政策 D. 腐朽的封建制度
7.“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了 ( )
A. 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B. 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C. 手工业生产方式 D. 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8. 如图这种工具的名称、出现时间和用途是 A. 耦犁、汉朝、松土工具 ( ) B. 耧车、汉朝、播种工具 C. 曲辕犁、唐朝、松土工具 D. 耧车、唐朝、松土工具
9.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冶金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 ( )
A. 鎏金术 B. 灌钢法 C. 水排 D. 铸钢法
10. 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
方式是 ( ) A. 铁犁牛耕 B. 个体农耕 C. 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11. 唐朝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所反映的实质是 ( )
A. 杜绝在乡村以及边远地区设市 B. 城市是商品交换的惟一场所 C. 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 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