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验拓扑结构图
四、实验内容及过程
1、练习1 (1)内容
编辑并发送UDP数据报 (2)过程
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B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所在组的操作。 1. 主机A打开协议编辑器,编辑发送给主机B的UDP数据报。 MAC层:
目的MAC地址:接收方MAC地址 源MAC地址:发送方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0,即IP协议 IP层:
总长度:包括IP层、UDP层和数据长度
高层协议类型:17,即UDP协议
首部校验和:其它所有字段填充完毕后填充此字段 源IP地址:发送方IP地址 目的IP地址:接收方IP地址 UDP层:
源端口:1030
目的端口:大于1024的端口号
有效负载长度:UDP层及其上层协议长度 其它字段默认,计算校验和。
● UD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哪些内容?
2. 在主机B上启动协议分析器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UDP协议)。 3. 主机A发送已编辑好的数据报。
4. 主机B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 (3)结果
2、练习2 (1)内容
UDP单播通信 (2)过程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主机B、C、D、E、F上启动“实验平台工具栏中的UDP工具”,作为服务器端,监听端口设置为2483,“创建”成功。
2. 主机C、E上启动协议分析器开始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UDP协议)。 3. 主机A上启动“实验平台工具栏中的UDP工具”,作为客户端,以主机C的IP为目的IP地址,以2483为端口,填写数据并发送。
4. 察看主机B、C、D、E、F上的“UDP工具”接收的信息。
● 哪台主机上的“UDP工具”能够接收到主机A发送的UDP报文? 5. 察看主机C协议分析器上的UDP报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 UDP是基于连接的协议吗?阐述此特性的优缺点。
● UDP报文交互中含有确认报文吗?阐述此特性的优缺点。 6. 主机A上使用协议编辑器向主机E发送UDP报文,其中: 目的MAC地址:E的MAC地址 目的IP地址:主机E的IP地址 目的端口:2483 校验和:0
发送此报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 主机E上的UDP通信程序是否接收到此数据包?UDP是否可以使用0作为校验和进行通信?
7. 主机B、C、D、E、F关闭服务端,主机A关闭客户端。
(3)结果
3、练习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