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价值观决定企业能走多远
作者:李文
来源:《WTO经济导刊》2016年第03期
前一段时间,微信朋友圈里围绕百度贴吧事件的议论持续发酵。笔者认为这是新年伊始非常有商业道德意义的中国社会公民意识觉醒的标志性事件。
有关百度与谷歌的价值观对比引人深思:与百度不设限的“什么都可以拿来卖,没有你买不到,只有你想不到”的价值理念相比,谷歌创立之初所秉持的“集成全球范围的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理念,以及“不作恶”的承诺口号显然更加深入人心。这两家相继创立又相继上市的公司运营着极为相似的业务,十五年间走了不同的道路。
笔者无意于对这两家公司业务模式进行任何分析评判,而是希望大家看到道德因素在商业成功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中正在发生的巨大影响力。百度贴吧事件显然给这家在国内位居行业霸主地位的企业敲响了警钟:是到了应该重塑企业价值观的时候了!如果百度对自身“使命”的界定还继续停留在“给人们提供最便捷的信息查询方式”这样简单的技术层面和使用功能的定位上,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基数巨大且迅速增长的中国广大网民对于信息真实性和公平性有所考量的需求。
“价值观”这个词汇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似乎并不是一个擅长使用的概念。中国的企业,无论是什么性质、多大规模的,多数都会有明确的目标、战略和相对抽象的企业文化理念(如兼具有使命和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的表述,但很少有对企业价值观的表述。
所谓“价值观”,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或组织对人或事物做出是非好坏好恶判断的标准。对企业而言,价值观决定了企业“做什么”以及“怎样做”,且二者同等重要。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在中国行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伴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深刻变化,中国企业能否担当起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转变,成为以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有生力量至关重要。也就是说,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快速发展的经济造就了一批亿万富翁和迅速崛起的企业,这其中很多人已经习惯于“赚钱为王”的商业逻辑。但今后三十年,中国的企业必须在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经济利益和道德追求之间做出选择,企业的当家人也要从生意人、商人转变为企业家,要对企业的商业逻辑和道德逻辑同时做出设计与阐释。
上述百度贴吧事件反映出,社会公众和广大消费者对于企业商业行为的道德评价和诉求正在萌发和日益强烈地显现出来。也就是说,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做事将是中国的企业家当下和未来必须严肃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纵观海内外,价值观决定了企业能够走多远,决定了中国面对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进程中能否打造出基业长青的企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