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及第中学高一语文 编制:秦海杰 张华伟 演做人:张华伟 审核:王玉娟 审批: 3.3
《谏太宗十思疏》巩固训练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
2、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 一、检查基础知识
(一)解释下面加点字词 1.臣闻求木.之长.者( )( ) 2.必固.其根本.( )( ) 3.欲流之远.者( ) 4.必浚.其泉源..( )( ) 5.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 6.臣虽下.愚( ) 7.人君当.神器之重( ) 8.居域中之大.( ) 9.塞源而欲流长.也( ) 10.承天景.
命( ) 11.善始者实繁.( ) 12.克.终者盖寡..( )( )( ) 1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 14.则纵情以傲物..( ) 15.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16.虽董.之以严刑( ) 17.振.之以威怒( ) 18.诚.
能见可欲( ) 19.将.有作.( )( ) 20.则思谦冲.以自牧.( )( ) 21.惧满溢..( ) 22.则思江海下.百川( ) 23.乐.盘游( ) 24.则思慎始而敬.终( ) 25.虑壅蔽..( ) 26.惧谗邪..( ) 27.则思正.身以黜.恶( )( ) 28.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 29.宏兹..九德( )( ) 30.简.能而任之( ) 31、 虽董.之以严刑 ( ) 32、诚.
能见可欲 ( ) (二)一词多义 善:① 择善.而从之 ( ) ②善.始者实繁 ( ) 则:①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 ) ②则.智者尽其谋 ( ) 虽:①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 ) ②虽.董之以严刑 ( ) 长:① 臣闻求木之长.者 ( ) ②塞源而欲流长.也 ( ) 下:① 则思江海下.百川 ( ) ②必竭诚以待下. ( ) 诚:① 诚.能见可欲 ( ) ②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 ) 以:① 纵情以.傲物 ( ) ② 戒奢以.俭 ( ) ③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 ) ④ 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 ) ⑤ 虽董之以.严刑 ( ) ⑥ 振之以.
威怒 ( )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时间
⑦ 则思知足以自戒 ( ) ⑧ 则思知止以安人 ( ) ..
⑼ 则思谦冲以自牧 ( ) .
能:①诚能见可欲 ( ) ②简能而任之 ( ) ..
(三)通假字
① 振之以威怒 ( ) ②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 ) ..(四)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 )( ) ②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 )( ) ③ 则思正身以黜恶.( ) ④ 居安.思危 ( ) ⑤ 慎谗邪.. ( ) 2.形容词用作动词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
物 ( ) 3.动词用作名词 ①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 ) ②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 ) 4.使动用法
①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② 则思正.身以黜恶( ) ③ 宏.
兹九德( ) ④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
人( ) (五)句式(翻译下列句子) 1、倒装句
(1)宾语前置
①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②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③ 则思三驱以为度 (2)介词结构后置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2.省略句
① 诚能见可欲 ②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③ 而况于明哲乎 ④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
昌乐及第中学高一语文 编制:秦海杰 张华伟 演做人:张华伟 审核:王玉娟 审批: 3.3
⑤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二、巩固检测: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之长.(zhǎng)者 浚.(jùn)其泉源 B.虑雍.(yōng)蔽 正身黜.(chù)恶 C.克终者盖.(gài)寡 董.(dǒng)之以严刑 D.垂拱.(gǒng)而治 仁者播.(bō)其惠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加强自身修养 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 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百司..
之职役:老百姓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无以.怒而滥刑 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 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下列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B. 项王曰:“沛公安.在?”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不求.闻达于诸侯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5.下列加点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B.善始者实.繁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春华秋实.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C.振.之以威怒 D.塞源而欲流.长也 振.长策而御宇内 流.水不腐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6.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克终者盖.寡 B.根不固而.
求木之长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而.
况于明哲乎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时间
C.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D.而况于明哲乎 .. 臣闻求木之长者 青取之于蓝 ..
7.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历代帝王,接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刚开始做得好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8.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译文: (2)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心不服。
译文: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译文: 【背诵名言警句】
1.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 2.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司马迁
3.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陈寿 4.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司马光 5.直言者,国之良药也;直言之臣,国之良医也。——唐甄 【默写课文第三段】(要求书写认真)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