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年完美版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 满分题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5:28: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H1

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报告指出:“地球是有限的,任何人类活动愈是接近地球支撑这种活动的能力限度,对不能同时兼顾的因素的权衡就要求变得更加明显和不可能解决。叫”地球是有限的,人类的欲望所构成的世界系统却在无限膨胀。自然资源有限与人类欲望无限的冲突必然在未来发生,人类出路的潜在逻辑和出发点正在于拖延这一冲突发生的时间。

(三)生态影响的全球性

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地方发生的生态灾难将带来全球性影响。

巴里·康芒纳指出: “必须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无法有效控制的,只能预防;必须认识到要预防就需要对现有的技术圈结构进行变革,使其与生态圈和谐相处;必须认识到这意味着大规模重新设计主要的工业、农业、能源及运输系统;必须认识生产系统转换的这种转变是与目前支配投资决策的短期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抵触的,因此必须认识到提出相应的政治措施的重要性,使公众对于长期的环境质量的关注能够对这些决定施加影响。最后,因为这一问题是全球性的,常常与南北半球的发展不平衡相关联,美国和其他工业国家的做法必须缩小富裕的北半球与贫穷的南半球之间的经济差距这一全球任务,并为此做出努力。”伫1解决生态问题需要全球的合作。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用过“生态”这个词,但他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依存、对立和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是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有精辟的分析。 (一)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及人对自然的依存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占有优先地位,它“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1“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旺1

人与自然之间是互动共存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然化过程,即“人向自然界的融化”,人与自然生态系统融为一体。马克思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口1,而把自然称为“人的无机的身体”。人要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自然的人化,即“自然界向人的生成”过程,人通过物质生产活动, “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H1,自然是“人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瞪1。自然按“人化”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成为“人化的自然界”,在经过人改造之后,自然界就“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即被人的实践活动打上印记的那部分自然界。

人既是自然的,又超出了自然。人与自然的同质性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解的可能性,人与自然的异质性又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解的现实性。马克思说:“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所谓“人化了的自然界”和“自然化了的人类”,辩证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自在自然(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人工自然)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自然界具有两部分:经过人的实践活动改造的自然界,即人化自然界,以及没有进入人类实践活动领域的自在自然界。两种自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人化自然直接给人类提供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自在自然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为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提供良好的自然物质基础。

恩格斯强调了自然界的变迁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指出:“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2]㈠‘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口1这就是人化自然。

马克思对世界进行类的区分,一个是自然界,一个是人,还有一个就是人的创造物,如“人化的自然”、“人类学的自然界”、“世界历史”、“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人所采取物化形式的本质力量”,等等。

(三)自然与人类的对立及其报复 自然界和人类也存在着对立。恩格斯分析了人与自然发生对立、对抗的文化根源: “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 “是从古典古代崩溃以后在欧洲发生并在基督教中得到最大发展的。”?

正如马克思引用比·特雷莫在《人类和其他生物的起源和变异》中的话说: “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皿1恩格斯指出: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竞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同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泄到平原上来。”口1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1 (四)自然史和人类史相互制约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 “我们仅仅知道唯一的一门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他们以人与自然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制约关系为基础,把历史科学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

“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它是人类在认识、改造、适应和控制自然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表现为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等智能文化以及由此创造出来的工具、建筑物、器皿、机械等物质文化。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 人类史,即人文社会科学,它是人类在创造物质文化和智能文化的过程中,认识、改造、适应和控制社会环境所取得的成果,表现为社会组织、制度、政治和法律形式以及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语言、教育等规范文化和宗教、信仰、审美意识、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它是人类生存的样式和自我完善的方式。 自然史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史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发生关系时,总是以社会的形式出现,人改造自然的状态,受到人与人关系的影响,一切对自然的加工都是“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Ⅲ;而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物质关系又是基础。马克思深刻分析道: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正像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样。”坚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又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这两个方面互为中介,也互为制约,是密切相联、不可分割的。 马克思说: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障3,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

口1。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1 自然史必然要走向人类史。 “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副恩格斯指出: “今天整个自然界也溶解在历史中了,而历史和自然史的不同,仅仅在于前者是有自我意识的机体的发展过程。”f3]_方面,人类史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另一方面,自然史和人类史在差异中构成统一,只有在以有意识的主体创造的人类历史为前提时,才谈得上自然历史。自然历史是人类历史溯往的延长。 (五)人类从自然界的两次提升 恩格斯指出,人类将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这一过渡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经历人类从自然界的两次提升。

第一次提升指“生产一般曾经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t卅。人类的进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是地球生物长期进化的产物。人在劳动中形成自己的社会化类本质,如手脚的分工、语言的形成、思维能力的提高、工具的制造和使用等,成为一个具有新质的自然存在物而区别于动物种群。马克思说: “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恩格斯说: “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砸1这一阶段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以盲目作用的形式出现的。

第二次提升指人从社会关系方面把自己从动物中提升出来。“只有一个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tu。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历史的发展使这种社会生产组织日益成为必要,也日益成为可能”伫1。马克思说: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t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能够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通过将以往异化的社会关系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掌握社会行动的规律,合理地调节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真正实现社会和自然的和解。 人类只有依靠自然界才能生存。统筹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破解贫困与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是人类实现自我提升的先决条件。 、自然有机体与生命有机体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自然生态系统当做一个有机运动的整体,认为人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作用,处于永恒运动之中。

(一)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和普遍运动

恩格斯认为,我们所面对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是物质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当我们考察自然界的时候, “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H1自然界的万物都在运动和演化,相互联系,相生相依,相互的关系是平等的。

辩证自然观认为物质具有运动性和主体性。人类主体也是自然的存在,是自然界进化产出的客体,是大自然全体共同劳作的产物。 (二)自然产品与自然资本

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具有物种多样性。马克思指出: “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化。”川 马克思提出了“自然资本”的概念: “自然因素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因素被

列入资本的组成部分——是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的发展相一致的。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口1这实际上指出了自然是有价值的,为社会生产提供原料和基础。 (三)人类劳动:依靠自然与控制自然

马克思强调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主体活动是以大自然为前提进行的,劳动是人类的自然存在,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劳动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一个实践过程,是人类介入人与自然物质代谢和变换的一个过程。 “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口1作为物质代谢过程的劳动,是向人类社会输送自然质料和向外界排放废弃物、并且受到劳动控制的循环。 人类劳动过程要依靠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然和对自然进行改造,但也受劳动对象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与自然和解的基础是物质生产劳动, “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人类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产生一定的破坏,在这个过程中也受到自然的影响。通过人的劳动,自然进一步推进了自己的创造过程。 (四)生命有机体与社会有机体

马克思多次使用有机体概念,并认为人类社会也是一个有机体。

马克思说: “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这种劳动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口1。人类社会是由“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构成的,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引。 “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嗍, “这种有机体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的。它变成这种总体是它的过程即它的发展的一个要素。叫习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孔德、斯宾塞等人的不同,不是将社会有机体简单类比为生物有机体,而是把社会有机体作为一种“社会生命”的存在方式,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一种运动系统;不是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视为分散零乱的和封闭的存在物,而是视为各个要素交互作用所构成的统一的有机整体。马克思把生命、生态环境与社会系统联系起来,阐明了世界的系统整体性。 三、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共生共存,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解。这正是生态文明的境界。

(一)人能够正确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自然及其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独自存在的,但只有人才有意识,才能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排除自然规律的作用。马克思指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tu恩格斯指出: “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劫。恩格斯承认“人对自然的统治”,但是, “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r31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

2016年完美版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 满分题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5793303xo2xc786b4a94zk8m0hvkq00ruq_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