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上海科技馆消防排烟系统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3:02: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上海科技馆消防排烟系统设计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刘晓朝 陈怀琴 叶祖典

摘要:介绍了以烟雾控制理论为基础,确定大空间建筑物的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建立火灾模型并通过计算确定消防排烟系统及形式。

关键词:烟雾控制 防排烟 火灾模型 清晰高度 排烟量 系统

1 引言

上海科技馆工程位于开发中的浦东世纪广场南侧,以\天地、生命、智慧、创造、未来\为主题,充分反映\人、科技、自然\三者关系,寓教娱乐为一体,是具科普教育、旅游休闲、科技交流等功能的新型科技中心。

主体建筑面积约88000m2,呈半圆弧螺旋上升状,总高度从12m逐渐上升至48m,地下一层、地上四层。

科技馆内分布有展示厅、博物馆、活动场所等区域。由于这些场所往往是面积大高度高,甚至有些空间连成一体,给消防防排烟设计带来极大的困难。防火分区防烟分区面积的划分、防排烟系统的确定、烟气控制的分析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图1 总平面

2 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

有效可靠的消防防排烟控制系统对于人身安全和财产十分重要。有效的消防设施通过对着火区域的烟雾控制,使人们赢得更多时间在火灾中撤离,同时为人们安全撤出建筑物提供清晰的可见层,为专业消防人员的进入及配合来火提供方便。由于建筑的特点,展示和活动场所、公共聚集区是一个巨大的连通空间不易分割,因此烟雾往往能够散布整个空间,从火层升起的烟雾会散布在高层空间,这时可通过有效的防

烟措施,限制烟雾在高层空间的传播,也可将设计的消防排烟量和烟雾产生量大致相当,那么在人们头顶上方就能保持一个一定高度无烟的清晰可见层。

设计当时我国消防规范及消防防排烟控制理论相对滞后,不能完全适应科技馆工程,主要表现为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分割较小,缺乏成熟的消防防排烟理论,过小的分区划分会导致消防排烟系统的繁杂,同时也无法满足布展的需要。为此在设计中结合工程的实际,参照国外的有关规范,并取得上海消防局的支持和指导,为消防防排烟设计提供了充分的设计依据。从目前来看设计和已颁布的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基本一致。

根据有效的防排烟控制理论防火、防烟分区面积划分见下表:

一~四层展厅 地下层 防火分区面积 4000m2以内 2000m2以内 防烟分区面积 2000m2以内 1000m2以内 在防火分区内用自动挡烟帘将防火分区分隔成合适的烟雾控制区即防烟分区,使之防烟分区面积进入有效的防排烟控制理论范围内。并且在任何一个防烟分区内烟雾流动至排烟口的距离控制在30m之内。 鉴于共享空间的地面至吊顶高度(从28~40m),以及建筑的美观性、统一性、完整性,采用防火隔板或挡烟垂帘来对空间进行实际分隔是不可行的,而且当采用柔性材料进行防烟分隔,着火时由于垂帘两侧在不同热压的作用下导致柔性垂壁移位,挡烟失败。因此设计将共享空间确定为独立的防火分区。并以此为原则,进行消防防排烟设计。 各层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分隔见下图:

图2 地下层防火、防烟分区图

图3 一层防火、防烟分区图

图4 二层防火、防烟分区图

图5 三层防火、防烟分区图

图6 四层防火、防烟分区图

防烟分区将确定消防防排烟的具体形式,根据烟雾控制理论,展厅、B区共享空间采取机械排烟的方式,A、C区共享空间采取自然排烟方式。

3 消防防排烟的计算及分析

3.1 消防防排烟应用烟雾控制理论通过了解烟雾质量流量率、烟温和自然堆积效应,进行计算、分析,主要计算参数有设计火势规模、火势面积、火势发生地、清洁可见层高度等。

搜索更多关于: 上海科技馆消防排烟系统设计 的文档
上海科技馆消防排烟系统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58s397glj3qhtz4wk9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