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毕业设计土木工程毕业论文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施工质量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6:05: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福建农林大学成教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第三章 本工程钢筋施工流程及相应难点分析

3.1原材料的控制

钢筋进场地首先应对钢筋进行外观检查,检查钢筋是否平直、有无损伤,表面是否有裂纹、油污、老锈等。其次,检查其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本工程进场的所有钢筋均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并按规范规定分批取样作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合格者方能使用,无合格证或检验不合格的钢筋,严禁进入施工现场,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

问题分析:本工程施工场地狭窄,没有足够的场地用来堆放钢筋,往往都是在钢筋加工前,分批进场,以保证钢筋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这个工程本身做好充分的钢筋材料进场计划,包括钢筋何时进场、何时开始加工,实行钢筋动态管理,保证钢筋不占用太多的施工场地,又能保证钢筋的用量需求。 3.2钢筋下料加工

钢筋下料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钢筋材料用量,是钢筋成本控制的关键工序。本工程钢筋加工中,首先要依据设计图编制钢筋下料加工表,并对其进行复核检查,看每种钢筋是否符合要求,然后下料加工出实样,检验合格后成批制作。钢筋加工切断应根据钢筋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钢筋加工应在现场各区块钢筋加工场进行,钢筋翻样、下料、领发料统一,以确保钢筋半成品进入施工作业面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为保证钢筋下料对号入座,在每捆钢筋半成品上标示钢筋级别、所送达栋号、所使用部位,也方便过程对半成品的检查。

问题分析:(1)由于本工程场地比较狭窄,在工程最开始的半年内工地只有一个钢筋加工棚,而东侧为现有建筑物对于塔吊回转限制较大,这个钢筋加工棚处在70#楼塔吊的范围内,却不在69#楼塔吊的范围。因此现场的钢筋加工场地及其他的材料的堆场需在基坑内且多次置换转移,增加成本及影响工期。直到到地下室顶板全部铺筑完成后才设立了两个钢筋加工棚,每栋楼才有自己的钢筋加工棚,

两栋楼的钢筋材料才不会混淆。 图3.1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的钢筋加工棚

- 7 -

福建农林大学成教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2)锚固问题。在本工程隐蔽工程验收中,经常性的发现钢筋锚固长度不够的问题,包括梁主筋伸入支座长度不足,搭接长度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都是钢筋下料时候,钢筋下料人员对于规范要求不熟,对于设计图上的一些尺寸理解不清,导致编制的钢筋下料加工表不够准确,引发钢筋锚固长度不够问题,以至于要重新下料,重新进行绑扎,既浪费物力又浪费人力成本,所以这个环节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图3.2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

3.3钢筋安装绑扎

首先核对钢筋的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相符,然后用塔吊将钢筋吊至所需楼层。其次在本工程在所需绑扎的梁、柱、板筋周围需用粉笔写清楚钢筋的根数、直径、尺寸等数据,方便钢筋工人绑扎,做好钢筋绑扎前的充分准备。并向钢筋班主进行充分的技术交底,保证钢筋绑扎质量。做好这些,就可以按梁、柱、墙、板各自的工艺流程进行钢筋的绑扎。

问题分析:(1)钢筋位移、间距不足问题。钢筋骨架绑扎不紧,主筋不到位,在入模时会出现位移和变形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工人在绑扎钢筋时,往往梁上部钢筋绑得牢固,而下部钢筋绑得很松,甚至不绑为了方便梁钢筋骨架可以方便的放入梁模板之中,这就导致梁的钢筋骨架在放下去的过程中发生变形和位移,主筋的

间距不能保证。 图3.3 钢筋间距不足

- 8 -

福建农林大学成教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2)露筋问题。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绑扎人员忘记放置塑料垫块或放置垫块数目不够,导致板底筋贴着模板,出现漏筋现象。还有由于人员在绑扎好的板筋上走动,导致马镫变形及垫块脱落或者破碎,从而导致钢筋骨架外形变形,局部抵触模板,钢筋表面凹凸不平,出现局部露筋现象。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振动器撞击钢筋,钢筋发生移位或出现绑扣松散,引发漏筋问题。

(3)变截面柱子植筋问题。在现浇框架结构中,由于存在底层柱子截面与上层柱子截面不一样,这就导致上层钢筋与下层钢筋的直径与根数不同。此时要进行重新插筋,而在本工程中,往往遇到下柱外伸钢筋从柱顶甩出,由于位置偏离设计要求过大,与上柱钢筋搭接不上。这就引发许多问题,在插筋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对图纸不了解,以及工人绑扎不认真,导致柱子尺寸缩小的方向弄反,以及柱子钢筋漏绑问题常常发生,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模板的封模及柱筋保护层的厚度,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4)与其他专业配合问题。在钢筋绑扎工程中,一般钢筋班组绑扎完梁板钢筋后,水电班组即进驻场内埋设预埋点盒以及电线管道,但由于水电班主粗糙施工,遇到钢筋挡住埋设预埋件时乱敲乱打,导致钢筋发生位移且间距不均匀,钢筋被截断等许多质量问题的产生,以及在墙柱钢筋绑扎过程中,模板班组为了赶工期不等钢筋班组绑扎完就封墙柱模板导致缺少拉筋或箍筋缺乏,这些问

题往往给工程埋下质量隐患。

图3.4 水电安装后的梁筋 3.4隐蔽工程验收

在进行质量检验时,要根据规范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另外,就要要做好建筑工程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工作,一般而言,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前,应提供钢筋出厂合格证与检验报告及进场复验报告。实物的验收中,查(钢筋品种、规格是否正确?主筋数量是否有遗漏?接头位置、数量是否符合要求?主筋、负筋截断点是否正确);量(箍筋。纵筋间距是否正确?锚固长度是否达到要求?钢筋接头是否错开?保护层足够不?);看(主筋有无松动位移、模内是否有杂物等)。

- 9 -

[6]

福建农林大学成教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问题分析:节点区钢筋绑扎混乱,不规范。梁柱节点是框架中比较特殊的部位,其受力状态较为复杂,构件尺寸小,而配筋直径大且密集,相互穿插多,间距小,不易绑扎。在地震作用下,节点刚度容易退化,使框架梁变形增大,降低了梁的受弯承载力,影响了框架的整体的抗震性能[7]。设计上一般是按照规范要求取节点区箍筋与箍筋加密区相同,包括箍筋的规格、直径和间距等;纵筋锚固也要求满足规范规定,包括伸入支座的直段及弯钩长度。 而实际施工中,由于节点处钢筋众多,以及模板限制,导致节点区的钢筋绑扎及其的混乱。特别是节点区箍筋缺少绑扎、数量不足、间距不分,或者几个箍筋全堆在一起,或者空空的一长段没有箍筋[8],这直接为

工程埋下了质量隐患。 图3.5 节点区箍筋绑扎问题

- 10 -

毕业设计土木工程毕业论文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施工质量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5cod5dul86cyp37mp9j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