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二 组合三 纯合长翅果蝇×纯合残翅果蝇(WWhh) 纯合小翅果蝇×纯合长翅果蝇 小翅果蝇 小翅果蝇 (1)分析上述杂交组合,纯合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让杂交组合二中F1的小翅果蝇自由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其中小翅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2)染色体片段丢失的现象叫缺失。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体在相同区域同时缺失叫缺失纯合子;若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而另一条正常,叫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个体是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会导致个体死亡。现有一只红眼雄果蝇与一只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设计杂交实验来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染色体缺失造成的,还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实验方案: 。 预测结果:
①若_______________,则子代中出现的这只白眼雌果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②若_______________,则子代中出现的这只白眼雌果蝇是由染色体缺失造成的。
【答案】 (1). wwHH 或 wwhh (2). 小翅:残翅:长翅=9:3:4 (3). 4 (4). 让子代中的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 (5). 杂交子代中红眼:白眼=1:1(或雌果蝇:雄果蝇=1:1) (6). 杂交子代中红眼:白眼=2:1(或雌果蝇:雄果蝇=2:1)
38.(共10分,每空2分)依据病毒的遗传物质组成,可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下面是某兴趣小组为探究H7N7禽流感病毒的类型而设计的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目的: (2)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该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液,活鸡胚胎干细胞,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生理盐水等。
(3)实验原理:禽流感病毒能寄生在活鸡胚内;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液同样能侵入活鸡胚胎干细胞,并利用活鸡胚内的物质合成禽流感病毒; 。 (4)实验步骤:
第一步:把该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ABC三组, 。 第二步:取等量的活鸡胚胎干细胞分成三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把第一步处理后的A、B、C三组样液注射到活鸡胚胎干细胞中。
第三步:将三组活鸡胚胎干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从培养好的活鸡胚胎干细胞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有该禽流感病毒产生。
(5)请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 ;若A、B、C三组均出现该禽流感病毒,则该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即不是DNA也不是RNA。
- 13 -
答案:(1)探究h7n7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2)DNA水解酶只能水解DNA,RNA水解酶只能水解RNA(或具有专一性)
(4)取等量的相同浓度的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分别与A、B两组混合,C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答案合理即可)
(5)若A、C两组有该禽流感病毒,B组没有,则说明h7n7禽流感病毒是RNA病毒(答案合理即可),若B、C两组有该禽流感病毒,A组没有,则说明h7n7禽流感病毒是DNA病毒(答案合理即可)
39.(共10分,每空2分)植物侧芽的生长受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植株为对照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图1; 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见图2.
(1) 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运输方向一般为____________。 (2)实验一中,32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这说明了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CO2进入叶绿体后,除了合成的葡萄糖带有放射性外,氨基酸、脂肪酸也带
有放射性,由此对光合作用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8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请对这些结果提出合理的
假设:____________ 。 . 【答案】(1)极性运输
(2)涂抹的IAA运输到侧芽附近,高浓度的IAA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两重性 (3)光合作用除了合成淀粉外,还可合成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 (4)Ⅱ组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促进侧芽生长
选做题:请考生从40、41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0.(每空1分,共8分)
I.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培养基甲 酵母膏 + 无机盐 + 淀粉 + 纤维素粉 + 琼脂 刚果红溶液 水 - + + 14
- 14 -
培养基乙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1)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乙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上,筛选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如图1所示,将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如图2,请分析:
(2)图中透明圈大小代表 ,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
(3)结合图2推测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菌株是 ,原因是 (1)不能 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 不能 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 (2)纤维素酶的量和活性 菌株①
(3)J4 菌株在较高温度和酸性环境下酶的活性更高,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
41、(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8分)编码蛋白甲的DNA序列(序列甲)由A、B、C、D、E五个片段组成,编码蛋白乙和丙的序列由序列甲的部分片段组成,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现要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蛋白乙,若在启动子的下游直接接上编码蛋白乙的DNA序列(TTCGCTTCT……CAGGAAGGA),则所构建的表达载体转入宿主细胞后不能翻译出蛋白乙,
- 15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某同学在用PCR技术获取DNA片段B或D的过程中,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了DNA聚合酶、引物等,还加入了序列甲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了________________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3)现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了甲、乙、丙三种蛋白,要鉴定这三种蛋白是否具有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一定量的含T淋巴细胞的培养液平均分成四组,其中三组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甲、乙、丙,另一组作为对照,培养并定期检测T淋巴细胞浓度,结果如图2。
①由图2 可知,当细胞浓度达到a时,添加蛋白乙的培养液中T淋巴细胞浓度不再增加,此时若要使T淋巴细胞继续增殖,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箱中通常要维持一定的CO2浓度,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仅根据图、图2可知,上述甲、乙、丙三种蛋白中,若缺少______________(填
“A”“B”“C”“D”或“E”)片段所编码的肽段,则会降低其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2分)
【答案】(1)编码乙的DNA序列起始端无ATG,转录出的mRNA无起始密码子 (2)模板 dNTP
(3)①进行细胞传代培养 维持培养液是的pH ② C
- 16 -
相关推荐: